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规民约编成歌 唱出文明新乡风

■文/图:本报记者 肖斌
“吾佳派,佗城西;东江畔,山水碧;交通畅,天下熙……”近日,一首《佳派美名扬》的村歌,在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的大喇叭广播响起。据悉,这首歌根据佳派村的村规民约谱曲而成,朗朗上口的旋律及通俗易懂的“三字经”歌词,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喜爱。在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该村结合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产业致富、人才教育、家庭文化、文明新风等内容,制定了村规民约,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涵养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建设。
村规民约编成歌
改善村风民风
走进佳派村,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从村口延伸至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到处是一派和谐幸福的气象。村口处,精美宣传栏上的村规民约显得格外醒目,规定着村民需要遵守的规则,规范着群众的言行。
“村歌是我们村离休干部自编的村规民约‘三字歌’,朗朗上口,老人小孩都能唱。”佳派村党支部书记葛业显介绍,为让村规民约更接地气,真正融入村民生活,佳派村从村情实际出发,结合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在村规民约中融入社会公德、睦邻爱村、移风易俗等内容,并将村规民约编成歌谣,让村规民约唱出文明新乡风,有力促进了村风民风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自从我们村里推出村规民约后,村干部经常上门宣传,村委会广播每天也会播放村规民约的内容,大家非常遵守,现在我们村的乡风越来越好,村容村貌变得越来越漂亮。”村民徐南雄说。
佳派村在制定村规民约的同时,把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净化乡村风气等内容融进村规民约。村民葛春良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三字歌”,村民不比厚葬比厚养,不比彩礼比家风,红白事以前办三天,如今办一天,环节、仪式简化,适应时代的发展。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绘出美丽和谐乡村
沿着村口柏油路望去,村标后面是“佳派驿站”,这座白墙灰瓦的古朴驿站兼具商店和公共卫生间功能,驿站后还有公共停车场,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便利。沿着村道往里走,两旁还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墙绘,美丽和谐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佳派村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佳派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了村内主要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村口驿站、村民文化广场、灯光球场,打造了驿站流芳、学堂飞梦、佗湖泛光、信园唱霞、三塘叹月、古榕寻根、中心聚力、卧龙咏牧等“佳派八景”,形成移步换景的公园庭院式古村落。
“村里还建设了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种植大量的花草,不仅解决了佳派村600名村民污水处理的难题,还成了村民闲暇游玩的好去处。”葛业显说。
在做好产业和环境提升等工作的同时,佳派村注重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成立道德评议会,评选好人好事、身边榜样,让村民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同时,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形成了邻里和睦、家庭和谐的文明风尚。近年来,在全村上下齐心共建下,佳派村获评广东省卫生村及河源市文明村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