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施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专门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为新时代强化反垄断、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法治根基。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把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聚焦健全审查工作机制、加强存量增量审查、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宣传培训等重点内容,全面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施,有力地规范政府各部门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挥联席会议职能作用
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市市场监管局切实履行全市公平竞争审查牵头职责,针对机构改革和部门职能职责优化整合,对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召集人,进一步提高联席会议的层次和统筹协调能力;制定了《河源市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工作办法(暂行)》《河源市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办法(暂行)》《河源市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工作办法(暂行)》等配套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定期组织召开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进一步压实各成员单位公平竞争审查主体责任,对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进行了整体推动,强化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联动,着力解决了审查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监督抽查
推动工作深入实施落到实处
严格增量存量审查。我市严格增量政策措施审查,督导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谁制订、谁审查”的原则,对新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遵循公平竞争审查流程,对照审查标准严格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做到应审尽审、审必规范,坚决防止和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同时,抓实存量政策清理工作,要求各单位对现行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梳理,确保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应废尽废、应改尽改。今年以来,全市共自查清理现行有效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类文件共512份,其中废止或调整修改14份。共审查增量政策措施201份,其中调整修改4份。
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以及重点部门重点领域“一事一议”政策文件公平竞争专项抽查工作。聚焦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变相限定交易、妨碍商品自由流通、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影响营商环境行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和违法行为线索摸排。今年以来,全市共抽查各类政策措施文件以及“一事一议”政策文件173份,发现2条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问题的线索。
开展第三方机构抽查评估。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我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提升公平竞争审查效能和行政主体公平竞争意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政策环境保障,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我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开展抽查评估,通过随机抽取,审查评估我市近几年出台存量文件和增量文件,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逐步完善。
加强培训服务宣传指导
提升公平竞争审查质量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专题培训、政策解读、案例介绍、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市县两级从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增强各部门的市场意识和公平竞争理念,提升审查能力和水平;在召开的全市落实精准帮扶市场主体助力扎实稳住经济若干措施调研座谈会以及2022年产品质量技术帮扶行政指导会上,进一步宣传普及了反垄断以及公平竞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企业公平竞争意识、反垄断合规意识,推动其依法有序开展竞争,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倡导竞争文化的良好氛围和共识。
同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及时答复政策制定机关的意见征询,帮助政策制定机关把准政策界限、提高审查效率。针对我市采取发放消费券等政策措施拉动消费需求的情况,为更好释放政策红利,将好事办好,及时提示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风险点,切实加强对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张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