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佗城镇东瑶村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制定“三字经” 涵养好乡风
■东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村民休闲、运动、学习的好场所。
■文/图:本报记者 肖斌
“东瑶村,是我家;美家园,齐协力;跟党走,祖国强;村振兴,靠大家……”这是全国文明村——龙川县佗城镇东瑶村制定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如今的东瑶村,已实现大变样,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近年来,该村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组织志愿者开展百姓宣讲、文化惠民、普法宣传、文明引导等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法治观念,引领东瑶涵养文明好乡风。
村规民约“三字经”
朗朗上口入人心
走进东瑶村,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平坦的乡村小道、干净的农家小院令人眼前一亮。沿着村道往里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抬头可读。在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孝德文化长廊,竖着一块白字灰底的村规民约牌,近200字的村规民约“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
“村规民约是东瑶村公认的日常行为规范,自村规民约实行以来,东瑶村乡风更文明,乡村更和谐,并持续促进村风、民风、家风优化。”东瑶村村委委员邓伟良说,2019年,该村将村规民约以“三字经”形式编制,把移风易俗、文明礼仪等内容纳入其中。村规民约制定后,东瑶村全面铺开宣传工作,通过座谈会、上门入户、张贴标语等形式,将宣传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我们村风景美,人更美,遵纪守法的多了,邻里和睦的多了,孝老爱幼的多了,勤劳致富的多了,讲文明的多了,躬身环保的多了……”村民黄东来说,村规民约“三字经”通俗易懂,大家耳熟能详、共同遵守。
此外,该村还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积极督促村民自觉践行村规民约。据了解,理事会由积极参与村事务管理、有威望的村民组成。平日里,理事会成员在村里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向村民宣传喜事丧事简办的理念,对喜事丧事宴请人数和桌数进行控制。“在理事会的宣传带动下,村民逐渐改变了原先喜事丧事大操大办的习惯。”邓伟良说。
据介绍,为鼓励村民积极遵守村规民约,该村每年还开展“五好家庭户”等评选活动,邀请模范人物、“五好家庭户”成员给村民讲课,用榜样的力量推动村民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村规民约的落实。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涵养文明好乡风
东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一栋白墙灰瓦的两层小楼,拥有图书室、阅览室、民乐室、书画室等。站内设有篮球场,添置了儿童活动设施,还开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堂、老人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志愿服务站、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多项服务场所,给村民提供了学习健身、小孩玩乐的理想场地。
近年来,东瑶村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广场舞、传统乐器演奏、书法交流、课外阅读等文体娱乐活动,在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组织村民开展篮球比赛、广场舞比赛、猜灯谜比赛、送春联下乡等活动。不仅如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后,东瑶村经常邀请种植养殖专家、法律顾问、党员志愿者等开展宣讲活动,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政策、种养知识及公共文明行为规范等。
年逾七旬的村民黄居常原来是村里宣传队的二胡手,他介绍,过去由于没有公共活动场所,宣传队吹拉弹唱的队员们没有地方集中练习,只能在家独奏。自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好后,队员们可以聚在一起练习、演奏,有地方休闲娱乐了,生活更充实,邻里关系也更亲近了。
如今,东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村民休闲、运动、学习的好场所,拉近了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村民精神风貌提升了,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