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准时打鸣的公鸡会算时间吗?
今日是国际标准时间日。我们一起来了解公鸡为什么每天能准时打鸣,这种生物是不是会算时间。
一般来说,公鸡打鸣的时间在凌晨4时左右,即天刚亮时便会发出鸣叫声,打鸣时间通常会持续3—5秒钟。公鸡打鸣和母鸡下蛋一样,是一种十分规律的行为。公鸡之所以能准时打鸣,是因为生物钟的作用,因为公鸡一旦把打鸣当成习惯,就会将打鸣时间固定住,且公鸡体内的生物钟远比人类敏感,因此在天亮时分,就算看不见太阳,公鸡体内的生物钟也会苏醒过来,刺激它们的中枢神经,让它们引颈高鸣。不过,如果把公鸡长时间关在笼子中,让它们远离光明,那么公鸡的生物钟就会发生紊乱,从而出现不打鸣的情况。
公鸡打鸣,除了受体内的生物钟影响外,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为公鸡脑袋中有一种叫“松果体”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分泌褪黑素,可抑制公鸡的情绪。在凌晨,一旦有阳光射入公鸡的眼睛,就会抑制“松果体”的分泌,使醒来的公鸡兴奋,不由自主地引吭高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看见微光会兴奋地打鸣。体内雄性激素越多的公鸡,对光的感受能力就越强,叫声也会特别高亢。值得一提的是,公鸡还是一种领地意识很强的动物,晚上看不到东西,会感到很不安,但是到了清晨,视力一旦恢复,它们就会在第一时间打鸣,这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
公鸡不仅会在凌晨打鸣,平常只要不睡觉也会经常打鸣,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那么,公鸡打鸣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在鸡群中,凌晨第一个打鸣的公鸡是战斗力最强的,因为打鸣是它们宣扬地位的一种方式,告诉鸡群中的其他公鸡,自己拥有族群中最高的进食权。除了彰显地位外,公鸡打鸣更多的还是警告其他公鸡,族群中的母鸡都是自己的“后宫”,不要轻易打它们的主意,否则后果自负。除此之外,公鸡鸣叫也是一种通讯行为,比如向鸡群传达指令和动向、警告其他动物不要踏入自己的领地等。
(整理:彭冲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