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院等3家单位凝心聚力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道路改造产业联动 绘就振兴发展蓝图
■本报记者 刘烨华 见习记者 梁昕
■通讯员 李振华 陈碧霞
“平整路面时一定要将路基打结实,道路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安全。”10日上午,龙川县新田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顾党辉在查看茶叶产业道路修建进度时,再三叮嘱工人,“有什么困难及时找工作队协调。”
2021年7月,市中院牵头,携手市国资委、中石化河源石油分公司组团帮扶龙川县新田镇。3家单位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下沉调研、制定工作方案,聚焦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村基础设施建设、茶叶生产基地开发、党建及平安法治宣传等方面着力推进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喜人进展。
完善设施建设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经过充分调研后,3家单位根据新田镇实际情况,明确了全域帮扶与重点村优先帮扶相结合、兜底保障与开发式帮扶相结合、产业帮扶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促进新田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提质增效。
新田镇双柳村村道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较为严重,晴天尘土雨天泥泞,影响群众出行。市中院出资20万元支持双柳村道路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升级改造,改善村容村貌,解决村民出行和活动场所难题,让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10日上午,秋风轻拂,双柳村一棵300年树龄古树下,几名村民坐在新的石凳上聊家常,另几个村民则倚栏远眺,护栏下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大伙神清气爽,不时展露笑颜。“路修好后,大家出行方便很多,现在广场升级了,村民可以聚在这聊聊家常,很感谢帮扶单位和工作队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村民刁仕英喜欢跳广场舞,广场升级改造对她来说,是件大好事。
“我们以后会在广场上举行文艺演出,也会给村民们放电影,平常还可以在这里跳广场舞。”双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展坤表示,双柳村道路建设和广场升级改造,改善了村容村貌,解决了村民出行和活动场所难题,不少返乡村民都感叹村里变化大。
一直以来,东坑村民小组没有一条硬底化道路,工作队多次到现场协调处理,最终完成了东坑道路硬底化建设,解决了1000多名村民出行问题。据了解,自工作队进驻后,新田镇已完成5.5公里道路硬底化建设。
市国资委出资60万元支持新田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事及党员学习和村“两委”办公。中石化河源石油分公司出资15万元支持朝阳助学和党建政务便民服务,为全镇各中小学校购买教学体育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助力农村教育。市中院出资9.7万元,为新田镇7个村居统一安装党建和平安法治宣传栏,推进基层党建和平安法治建设。
产业联动
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为推动新田镇茶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提升乡村经济,工作队积极推进产业道路建设,完成源三村总长约2公里的茶叶产业道路建设,充分保障道路两侧茶叶产业的生产发展和当地群众出行,成了一条延伸到村及茶叶园的产业路和便利路,“这条路修好了,我们运送有机肥料就更加方便了。”龙川县祥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卓柳蕊说。她之前反映过交通不便利,没想到工作队没过多久就前来协调修路事宜。目前,道路的修建惠及茶叶种植面积超500亩,受益农户100多户,解决了两个村民小组群众的出行问题。
产业兴,百业兴。针对新田镇适合发展茶产业的特点,工作队多次拜访广东悦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邀请该公司到新田镇考察,与当地茶产业联动发展。如今,悦众公司已在当地建设标准化生产线,茶园建设如火如荼,明年预计可达1000亩。该公司坚持“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项目完成后,将有效带动种植户创收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除了建设“便利路”,工作队对“产业路”也十分重视。为了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工作队积极协调、多方争取资源搭建销售平台,借助中石化非油品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推介新田镇特色产品,打通消费帮扶“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累计销售茶叶4000斤,销售额达120万元,大大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坚持党建引领
压实落细责任
在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中,为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工作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组建“驻村班子+驻村干部+工作队队员+村委会干部”工作团队,下沉到新田镇6个村,带领党员群众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事一事见成效。
新田镇负责人表示,工作队很得力,深入基层做了大量工作,协助新田镇乡村振兴项目有效落地,付出了很大心血。今后,新田镇将充分发挥好青山绿水生态优势,向康养、全域旅游小镇建设目标迈进。
接下来,3家帮扶单位、工作队将与新田镇党委政府联手,充分利用新田良好的生态资源,打造好茶叶等产业,力促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取得新突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新田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