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打造“3+N”专项行动品牌
“青”心守护青少年成长之路
■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讲活动走进市三小
■团市委组织举办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
核心提示
开展防溺水主题系列活动6000多场次、派发预防未成年人受侵害等宣传资料5万多份、完成近4.9万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一个个鲜活的数据,彰显着全市共青团的担当与作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今年以来,团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关爱服务青少年“3+N”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防溺水、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防侵害、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等任务,不断打造“3+N”专项行动品牌,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青”心守护青少年成长之路,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精准发力】 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开展防溺水宣讲、发放防溺水安全宣传手册、举行防溺水主题手抄报评选活动……今年暑期以来,团市委广泛动员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精准实施“青春守护”青少年防溺水专项行动,织牢织密暑期防溺水“安全网”,为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今年6月,团市委建立健全青少年防溺水工作体系,成立青少年防溺水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各项工作,建立青少年防溺水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印发《河源市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拴牢防溺水“责任链”,迅速形成了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预防是最好的保护。今年,团市委在防溺水宣传教育上下功夫,“线上+线下”齐发力,打出系列“组合拳”:线下印发《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致广大家庭的一封信》《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等防溺水宣传资料,将防溺水知识通过宣传栏贴起来、电子屏亮起来、横幅标语挂起来等方式,增强宣传效果;组织全市各级学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紧紧围绕防溺水主题,开展河源市2022年“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手抄报作品评选、国旗下演讲等活动。线上利用“河源青年”等团属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途径,推送《暑假来临 谨防溺水》《谨防溺水 安全“童”行》等宣传短视频,并将短视频作为学习素材在全市各学校各班级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有效提高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
防溺水宣传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近日,记者在东源县曾田镇看到,志愿者正挨家挨户走访未成年人家庭,通过发放防溺水宣传单,面对面跟家长、孩子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实实在在将防溺水知识送上门。
“河边巡逻、入户宣传防溺水‘六不准’、防溺水讲座……每一项活动我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和家长更加深入了解防溺水的重要性,从源头上遏制溺水事件的发生。”该镇乡村振兴志愿者叶俊说。在防溺水宣传工作中,我市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开展巡防巡查、野泳劝阻等活动,制止未成年人擅自游泳、戏水;入村入户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醒家长履行好监护职责;在暑假期间,结合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七彩假期”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托管活动,丰富留守儿童暑假生活,降低参与野外游泳的概率,营造“防止溺水、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我市共组建防溺水志愿服务队1545支,组织1865名返乡大学生成立134支志愿服务队,实现了镇、村防溺水志愿服务队全覆盖。全市共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近50万份,开展防溺水主题系列活动共6000多场次、覆盖青少年学生30万余人次。
【拉好“三线”】 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团市委在加强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成长守护”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止未成年人受侵害专项行动稳步开展。
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屏障,建章立制是关键。今年以来,团市委不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制机制,将建立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写入河源市“十四五”规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专门章节列入《河源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先后出台《河源市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专项行动总体方案》《河源市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案事件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此外,团市委拉好“三线”,通过设立“预警线”,完成重点青少年群体核查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指导司法类社工机构对社矫青少年开展附条件不起诉监督帮教,推动连平县等县区探索建立诉前联调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筑牢“安全线”,开展防侵害、防犯罪专题讲座进基层活动1.4万余场,团、队组织开展禁毒宣教活动1万余场次;组织学生集中观看“2022年广东省中学秋季开学禁毒团课第一课”,增强青少年的自护意识;引导家长密切关注孩子行踪,压实家长的监管责任。明确“警戒线”,加大法治宣教力度,组建市、县两级法治志愿宣讲团8支、普法志愿服务队133支,进农村、进社区开展法治宣讲活动450余场次,开展“敲门行动”1500余次,派发预防未成年人受侵害等宣传资料5万多份,帮助未成年人和家长明确法律的红线。
【用心呵护】 做好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
日前,“新学期·‘心’开始”——2022年河源市共青团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讲活动走进市二小,心理咨询师刘春艳通过绘画、游戏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迅速调整学习状态,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是我市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成果,也是对团市委工作的充分肯定。一直以来,团市委大力实施“青心守护”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做好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
我市依托“线上(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线下(市、县两级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学校心理咨询室)”平台,大力开展中高考心理减压、心理辅导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大范围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测评,完成了近4.9万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通过接受个案面询、网站留言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据统计,今年,市、县两级辅导站接受网站留言咨询、热线咨询1268人次,线下跟进78个个案。
此外,东源县、龙川县、连平县持续推进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扶计划,通过开展线上培训、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及心理健康筛查,对192名中度心理问题学生建立单独台账并组织心理专家进行个案跟踪帮扶;携手公益机构开展书信结伴活动,与乡村留守儿童建立为期3个学期的一对一心理支持,目前参与留守儿童3471名,往来书信32718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市委将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把关爱服务青少年“3+N”专项行动打造成为河源共青团的闪亮品牌,全力以赴推动“3+N”专项行动巩固扩面、提质增效,为青少年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
■文/图:本报记者 周慧荷 通讯员 邓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