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野趣沟:
以生态底色描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本报记者 谢少娜 冯晓铭
绿色是河源最亮的底色,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河源深度发掘生态文化,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形成了以万绿湖、镜花缘、万绿谷、野趣沟、桂山、霍山、越王山、九连山等为代表的“万绿河源”生态文化品牌。今年国庆假期,不少游客就是奔着河源的“绿色”而来,携一家老少走进野趣沟等生态游景区,在满目皆绿中来一趟惬意的“洗肺”之旅。
守护绿色
展现原生态“野性美”
3日上午10时许,野趣沟旅游区入口,游客络绎不绝,车辆鱼贯而入,很快景区停车场就一位难求。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景区的不仅有河源本地游客,也有从东莞、深圳、佛山、广州、汕头、惠州、梅州等地自驾而来的游客,多以亲子游、家庭游为主。
2002年,野趣沟旅游区正式开业,20年来,该景区以树奇、石怪、沟幽、水秀展现着其独特的原始山水自然风光,以野性之谜解读生态文化,以野性之美展示着大自然的魅力,备受游客青睐。
走进景区,沿着林荫石径傍溪而上,沿途不仅有花谜、树谜、藤谜、药谜和千年不解之谜“天书石”,还有响水瀑布、通天河瀑布等大大小小的瀑布,处处皆野、皆幽、皆秀、步步皆景。青山绿水间,鸟语花香、溪水潺潺,游客们有的荡着秋千、摇着网床,有的则全家总动员溯溪摸鱼,寻找野趣,一阵阵欢声笑语在景区回荡。
“感觉身在一个大山氧库中,心旷神怡。”来自佛山的陈石此次是专程带家人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野趣沟体验原生态游的。仅仅在景区游览了不到半天时间,他就忍不住为河源的生态点赞:“都说河源有一流的水、一流的空气和一流的森林,这话不是盖的。”而来自河源市区的曾建胜告诉记者,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河源人民的“福气”,在家门口就能有这样的绿色休闲胜地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今,野趣沟、桂山、万绿谷等生态旅游景区已经成为他家每月家庭日的首选出游地。
厚植生态底色
描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丰富而独特的生态资源,是生态旅游景区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多年来,为了守护“绿色”,不少景区的发展也一直停留在生态观光游。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充分利用“绿色”发展“绿色”,近年来,野趣沟旅游区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结合游客出行方式和出游需求的转变,在保障“绿色”的基础上,积极从生态观光型向打造亲子森林乐园转型。
据景区负责人许家豪介绍,景区在“尽量不砍一棵树”的前提下,目前已完成了溯溪摸鱼、森林越野等项目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接下来,景区还将不断丰富产品供给,结合景区现有的竹林、古梅、枫树等资源,打造古梅园、竹林、恐龙饮食文化、枫树林等科普教育基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态旅游中,赋予生态游文化内涵。同时还将以举办登山节、咏梅诗歌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利用好“绿色”,发展好“绿色”,为河源绿色生态游的发展献一份力。
记者手记
以内容体验引领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优良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度假休闲旅游成为旅游市场一股巨大的需求,生态旅游将是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这对于以生态为底色的河源来说,是一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河源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河源的优势产业,成功打造了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春沐源、康泉十八等一批知名旅游综合体,推动了河源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然而,目前河源的生态旅游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为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观光旅游,它更加注重的是游客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因此,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利用好“绿色”、发展好“绿色”就成为河源文旅部门和各大景区亟须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游,河源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以生态环境为本底,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以休闲度假为形式,以内容体验为引领,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推动融合更多旅游业态,打造出更多的生态产品,让属于河源这座城市的生态故事在山水相映的绿色藤蔓上恣意伸展,实现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谢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