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红色旅游唱响国庆出游主旋律

探访啸仙故里 赓续红色基因

2022-10-03 19:52:54 来源:河源日报

“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一篇篇史料,真实展现了阮啸仙烈士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奠定人民审计制度基础的精神。红色基因,应当融入血脉。”畅游在阮啸仙故里——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来自市区的钟燕明激动不已,“家门口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利用国庆假期,让孩子从小接受红色教育,把‘红色基因’种子种到孩子心里。”

如今,随着各方资源不断盘活、加持,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阮啸仙故里,探寻革命遗迹,重温红色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下屯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描绘出了乡村振兴崭新的“实践蓝图”。

唱响红色旋律

追寻红色记忆

“我有两个孩子在上初中,孩子长大了,要对河源红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平时工作比较忙,我们便在国庆假期到闻啸轩学堂参观学习。”在市区从事IT行业的香女士说。

相对于父母的期盼,香女士的儿子王一鑫感同身受。“我们在闻啸轩学堂参观学习阮啸仙先烈的生平、审计文化、纪检监察文化等内容,一件件物品见证了革命先烈百折不屈的精神,一句句话语振奋着吾辈当自强的心声。回去后我也会写游学笔记,让这个假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王一鑫激动地说。

闻啸轩学堂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阮啸仙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我市重要的红色革命旧址之一。迄今为止,学堂共经历了3次修缮,2020年第三次修缮完成后,于去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在维持其客家民居建筑风格的同时,对室内格局进行了第三次改造和布展,同时融入智慧导览系统,集中展示了阮啸仙先烈辉煌的一生。

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广受欢迎。“国庆假期前两日,超2000人次来参观学习,主要以家庭自驾游为主,预计在假期中段会迎来高峰期。”河源市啸仙故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阮毅彪介绍说。

盘活红色资源

赋能乡村振兴

阮啸仙故居建于清代,坐南向北,三堂四横一后杠屋布局,占地面积3558平方米,属客家围屋式民居。阮啸仙在此出生并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故居内陈列了阮啸仙生前参加革命活动和早期生活的一些图片史料,并保存了阮啸仙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第一次来阮啸仙故居参观的李青感触颇深。她说,红色旅游更能让英烈们的动人事迹洗涤和净化心灵,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有声有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阮啸仙广场、阮啸仙纪念大桥、东江湿地审计公园、粤菜师傅培训基地……随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热度“直线攀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下屯村党总支部书记阮蔼宜说,近年来,该村借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啸仙故里红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并以此带动村民的农产品销售,解决村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红色引擎”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记者手记

让红色旅游历久弥香

河源红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而丰富,涌现了以阮啸仙、刘尔崧、黄居仁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先烈。

国庆假期,记者探访啸仙故里发现,该地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上新”,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纷纷踏上红色之旅。其中,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学习颇多,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得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彰显。此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当地突出组织振兴,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项目及绿色富民种植产业,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的服务质量……相信啸仙故里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到此集聚。当然,随着红色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也需要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革命文物为人们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让红色旅游这个香饽饽“历久弥香”。 (陈鹏)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