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两品一械”跨县区“三三”融合监管模式

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药品安全

2022-09-28 09:36:37 来源:河源日报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省药品监管局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以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创新“两品一械”跨县区“三三”融合监管模式,加强市、县区、乡镇三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动,融合“检查+技术+执法”的三方监管资源,强化市、县区、乡镇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安全风险会商研判,深入“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领域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取得明显实效。

拉动三级链条 高效统筹行动

根据省药品监管局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两品一械”跨县区融合监管模式,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瞄准重点品种、重点企业、关键环节,将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医疗器械和化妆品4大领域16项重点风险排查项目细化为119个风险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品类、全链条、全覆盖风险排查。拉动市、县区、乡镇基层三级市场监管工作链,形成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一张网”全体行动的良好格局。同时,建立风险排查和案件查办通报机制,各县区市场监管局每周上报排查和案件查办情况,市市场监管局每月进行通报,有效推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目前,全市共检查药品生产企业18家次,告诫11家次,责令整改11家次,约谈1家次;药品经营使用环节检查1620家次,发现风险点379个,责令整改379家,移交检查线索73条,查处办结案件71宗;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11家次,发现风险点7个,责令改正7家次;检查化妆品经营企业1236家次,责令改正246家次,移交线索140条,查处办结案件85宗;检查医疗器械企业893家次,责令整改116家次,约谈医疗器械企业1家,清理备案凭证数量14个,注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1张,移交案件线索64条,查处办结案件50宗。

融合三方资源 形成监管合力

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创新“两品一械”跨县区综合监管模式,成立全市“两品一械”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库。组织第一期基层监管人员培训,融合“检查+技术+执法”三方监管资源,组建综合检查组,采取生产环节分散检查、经营使用环节集中检查的模式,深入各领域进行风险排查;生产环节以日常检查计划安排为主,由市市场监管局和市药检所、市技术中心检查员随机组合开展检查;经营使用环节,在全市开展两轮跨县区综合监管,深入县区、乡镇农村、城乡接合部开展交叉检查,形成监管合力,切实有效排查风险隐患。

7—8月,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完成第一轮跨县区综合监管检查,分4组对各县区进行检查。据统计,共检查市场主体68家次,其中药械批发企业6家(含特药批发企业1家)、疫苗接种单位9家、药械使用单位27家次、药店15家次、化妆品经营门店11家;责令整改41家次、移交检查线索18条;现场购买药品、化妆品样品50批次,化妆品快筛结果阳性7批次,均疑似汞超标,其他买样样品快检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跨县区综合监管的机制下,以跨乡镇模式开展交叉检查,实现融合监管模式向乡镇延伸。截至9月中旬,全市共检查“两品一械”经营使用市场主体3885个,责令改正798个,排查移交违法违规线索277条。

强化三方会商 补齐安全短板

市市场监管局定期将各县区市场监管局报送的“两品一械”安全风险清单汇总分类,并组织市、县区、乡镇三级市场监管部门会商,充分讨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交流专项整治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任务落实落细。今年6月和8月,市市场监管局分别组织了两期药品安全风险分析研判会议,分析当前我市“两品一械”各领域的风险隐患类型,特别是农村、城乡接合部的药械化安全风险情况,解决第一轮跨县区综合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完善综合监管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风险点798个。

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将组织第二期业务骨干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检查员现场检查能力和综合素质;启动第二轮综合监管,继续深入农村地区排查风险;召开跨县区综合监管总结分析会议,建立“两品一械”跨县区“三三”融合监管长效机制,通过强力有效的监管措施,进一步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用药安全。

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部门联动

建立联络员工作机制、推进会、联席会工作机制,推行“周通报”工作机制,按照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建立“两台账两清单”(即风险排查、长效机制建设台账和创新工作、部门联动任务清单),实行清单管理。统筹全市检验资源,设立涉案检验绿色通道。抓紧出台假药认定工作办法,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涉案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技术检验、假药认定工作;强化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案件流转、执法联动等,进一步加强行刑衔接,增强合力。加强与市卫健局、市医保局等部门的交流互动,强化信息互通互享、机制共商共建。抓紧建立健全内部协同联动机制,借助全市统一的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建立专门工作联络群,畅通市、县区药品安全风险会商、案件远程会诊、大案要案督办渠道,形成上下贯通、互通共享的良好工作局面。(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张奕聪 董晓然)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