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春来:
言传身教育桃李 深耕专业助发展
■本报记者 陈思芬
“这是我们新筹备的低压电气智能综合实训室,主要是想创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接触到电工技术、供配电技术、电气自动化、电力监控、智能仪表等方面的新产品,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李春来看着刚完工的低压电气智能综合实训室,开始了自己的新规划。
李春来是河职院电气工程教授、广东省智能低压电气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作为我市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李春来多次荣获河源市科技进步奖,取得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粤优秀教师、河源市第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多次担任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及江西省科技进步奖网评专家,在业界享有盛名。
往返企业200多次 只为攻克一个难题
“一要勤奋,二要有团队。”2011年10月,李春来首次组建团队与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科研合作,共同研发“智能配电系统项目”。从论证立项,到2013年12月生产第一套系统样机,两年的时间里,李春来带着团队往返企业200多次。
“这个项目中最大的难处就是我们从零开始,所以一开始毫无头绪。”因是首创技术,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李春来只能带领团队反复修改系统方案、反复测试产品。经过5年的反复打磨,2016年,智能配电系统实现量产,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30多所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智能化电气实训室,实现产业化。经过二次开发,该项目还实现了系列化,包括智能电气实训系统、微电网实训系统、物联网实训系统、智能制造实训系统等。其中,“智能电气实训系统YD-STD2000”经省级专家组成果鉴定,技术达到国家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其团队协助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超高精度微型电流互感器”“0.2S级直流电表”等工业项目,并实现产业化,为该企业带来1亿元的经济效益,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作为河职院电气自动化科研团队负责人,十年来,李春来几乎没有周末及寒暑假,带领团队走遍河源大部分的电子信息企业,以“依托河源、服务河源”为原则,深化校企合作。2021年,李春来获评河源“最美科技工作者”。
手把手教学 只为人才更好成长
“教授经常指导我们年轻教师成长,对于我,在科研项目的申报、论文的撰写方面,他都是亲手教、亲手带。”蔡志敏是河职院建筑智能化专业主任,2018年来,李春来指导蔡志敏参与龙川纽恩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低温环境下(-30℃以下)喷气增焓热泵机组”项目(北方煤改电项目),并指导其撰写项目论文,帮助年轻教师不断成长。
在李春来的培养下,其团队也逐渐成长为省级优秀教学科研团队。成立至今,经过不懈努力和相互帮助,其团队先后培养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2人。
除做好青年教师“传帮带”之外,多年来,李春来始终立足专业优势,创新育人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把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能力拓展提升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
“双方的合作,加快了公司软实力的提升。”这是和平长盛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对李春来团队的评价。在与该公司合作期间,李春来团队协助该企业培养工程师2名;在与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期间,协助该公司培养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工程师5名;为龙川工业园空气能产业培养技能型人才60人……团队成立以来,李春来团队带动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加快推动我市企业转型升级。
“今后我将继续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做好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工作,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李春来表示,将凝聚团队核心力量,深化校企合作,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项目为依托、项目成果为支撑”,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为本地院校及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