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工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院校深入乡村 培养烹饪技能人才

2022-09-14 09:04:08 来源:河源日报

6cdbed7e54067b7fadf30a7fef56534c_0914001_004_01_s.jpg

在河技师技能文化节上,烹饪专业的学生展示精湛的刀工。邹茹玉 摄

□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 程子跞

“我希望自己成为父亲一样的厨师,炒得一手好菜!”河源技师学院2021级学生江涛,受到曾做厨师的父亲影响,报读了烹饪专业。刚在课堂上新学了红焖肉的烹饪方法,中秋假期里便在家里“露一手”给家人品尝,像模像样的厨艺得到了父亲的啧啧称赞。

今秋开学季,报读河源技师学院烹饪专业的新生有110人。而像河源技师学院一样开设烹饪专业的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也在河源遍地开花,为我市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奠定了人才基础。近年来,我市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并依托院校,深入乡村,多形式培养、挖掘乡村青年烹饪技能人才,构建“粤菜师傅+人才培育”体系,打造“食在河源”品牌。

“粤菜师傅”开班进校园,特色教材做理论支撑

昨日,河源理工学校2022级新生正式入学报到,其中有205名新生报读中餐烹饪专业,他们将在这里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实现就业,成为新一批的“粤菜师傅”新星,还有部分学生将继续升读高职院校(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

我市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放在基础性位置,着重创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加强培训机构管理,强化“粤菜师傅”新课程标准培训,不断提升我市“粤菜师傅”培养质量。

除了在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陆续开设烹饪专业,我市还推动和扶持培训机构开设短期培训班,以满足社会人员尤其是农村青年学习厨艺、增长技能的需求。据统计,自“粤菜师傅”工程启动以来,我市许可“粤菜师傅”培训机构15家,开展培训3.11万人次,获证2.35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资金1221.03万元,带动就业创业5.18万人次。其中,今年开展“粤菜师傅”培训3147人次,带动就业创业3100多人次,考取证书2092人。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让学员在实训中见真功

设在河源技师学院内的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是我市4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之一。走进培训基地,大厅整洁敞亮,刀工实训室、4D厨房实训室、菜品制作示范室等功能场室分列两旁,烹饪实操所需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食材新鲜、品种丰富。

“自从建成了这个培训基地,学院的烹饪专业实操课能占到七成。”河源技师学院副院长邹坤新介绍,基地实训场所面积961平方米,建成中式烹饪功能室、热菜一体化实训教室、热菜示范教室、刀工实训室、客家菜研发室、面点实训室等8个实训室,工位数达300个。基地还建成烹饪专业省级技术能手培养站1个,共有烹饪专业教师7名,其中高级以上职业资格5名,中级职称教师3名,可同时培育300名学员。

黄文锋是深河“粤菜师傅”一条街县区特色美食馆的出品副主监,他是最早一批接受“粤菜师傅”系统培训的资深厨师。而今,他也成为了我市“粤菜师傅”工程的师资成员,被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技师学院等高校、培训基地聘为客座教师,将烹饪手艺传授给年轻学员。据了解,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河源技师学院)基地聘请了“中国厨王”阮仲孟、河源首届“十大名厨”和企业知名烹饪大师为客座教授,定期进校园进行实操教学。

送教下乡,构建“粤菜师傅+乡村振兴”体系

“学了厨艺才知道,同样是家常菜,但刀工、火候、技巧都要讲究,做出来的菜才能更美味。”连平县元善镇石龙村村民刘冬玲,于9月初参加了连平县金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的为期一周的“粤菜师傅”短期培训班,经考核后拿到了结业证书。

“粤菜师傅”是我省促就业、保民生的三项工程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我市积极构建“粤菜师傅+乡村振兴”体系,各级人社部门联合职业院校,组织市、县、镇餐饮行业培训机构等师资力量,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送教下乡”。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开展“粤菜师傅”送教下乡技能培训超过5000人次,带动就业创业超过1万人次。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着力培育高层次人才是深化“粤菜师傅”工程的下一步计划,接下来拟扩大职业(技工)院校烹饪招生规模,强化粤菜师傅评价考评员队伍建设,利用职业(技工)院校、餐饮协会、餐饮行业、培训机构等各种平台,大力培育河源客家菜师傅高层次人才。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