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例!深河人民医院首次诊断“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罕见病
肾脏是冷球蛋白最易累及的器官之一,据悉,高达50%的患者肾脏受累,临床病程具有迁延性、预后差,约10%的患者最终需要接受透析治疗。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早期进行一体化系统治疗,成为阻止这一“健康杀手”的制胜法宝。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深河人民医院(下称深河人民医院)肾病科精确诊断一例罕见病——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76岁的张阿婆3个月前因双下肢水肿就诊于当地医院,做了利尿、纠正贫血等对症处理后出院。1个月前,张阿婆再次出现双下肢水肿,伴腹部及双下肢紫癜、腹泻,遂到深河人民医院就诊。经多项检查,张阿婆双肾彩超提示双肾偏小,存在多系统损害(肾脏、消化道、皮肤、血液),综合其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肾病科进行了病例讨论,最后决定需及时行肾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考虑为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血管炎(血栓形成)。肾穿电镜显示系膜区可见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
据介绍,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少见疾病,大约30%的患者继发于免疫系统疾病,22%的患者继发于血液系统肿瘤,48%为特发性。一旦继发合并症结局较差,未诊断明确进行治疗可能会快速发展为肾脏衰竭。丙肝和乙肝慢性感染是冷球蛋白血症重要诱因。
深河人民医院肾内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误诊率高,冷球蛋白的检出条件苛刻,无法外送第三方进行检验。据了解,因为冷球蛋白实验需要强大的肾脏病实验平台,除了几家知名医院,绝大部分医院无法自行进行检验。而且此项实验对温度要求严格,第三方检测机构无法检测。
据悉,深河人民医院已具备省级医院水平的肾脏病实验平台。该院开业仅半年,首次诊断出了冷球蛋白血症,为患者肾脏争取了一线“生机”。
据介绍,Ⅱ型冷球蛋白血症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是针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及免疫抑制治疗。对于感染相关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如果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受累等,需同时接受大剂量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还可考虑进行利妥昔单抗治疗;对于进展迅速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考虑血浆置换。(黄欣 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