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忙实习 为未来“充值”
对大学生来说,实习是一种社会实践,更是一场就业演习
近日,河源生源大二学生小晨(化名)正协助自己的实习老师对施工方案的文件格式进行修改。“将CAD图像渲染好后,晚点就可以出方案了。”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小晨,今年暑假在学校的推荐下进入一家建筑公司实习。这段实习经历,让他更深入了解了所学专业,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今年暑假与以往一样,返乡的高校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掀起一股实习热潮。对于大学生来说,暑期实习不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更是一场就业演习,大学期间丰富的实习经历,往往也会为他们毕业后的求职简历添上一笔亮色。
暑期实习拓宽视野积累经验
两个月来,广东村长伯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陆续接收了10多名实习生。“基本是主动找上门来,或者通过朋友关系推介的。”该公司负责人张育明告诉记者,公司原本没有招收实习生的计划,但耐不住朋友的推介与请求。“公司有条件的话,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何乐而不为呢?”他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晨的同班同学小彬(化名)在实习期间接触到了很多实质性的操作,有别于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还得到了前辈们的实操指导,受益匪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大三学生蓝瑾,暑假回到河源老家,进入一家媒体单位实习。她的实习目的很明确,就是增加工作经历,积累工作经验,并从中探究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几天前刚结束为期1个月实习期的她说,此次实习,看到、学到了很多以前接触不到的事物,开拓了视野,达到了预期。
今年的准大学生小明(化名),暑假期间在美宜佳便利店做兼职,还领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提前体验一下生活,增长社会阅历,还可以赚点零花钱呢!”他对自己通过劳动付出换来的成果倍感珍惜,也从中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
基础性辅助性实习岗位居多
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用人单位了解到,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愿意接纳大学生前来实习。“不要求他们能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但希望他们能珍惜机会,学有所成。”张育明认为,愿意暑假实习的大学生,都是比较有想法的人。对于这些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公司及导师都会乐于“传帮带”。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会根据学院的实际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如勤工俭学、暑假兼职、毕业实习等岗位,岗位有一定的补贴,能申请获得相应学分,还能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
据了解,用人单位一般会为实习生安排与其就读的院系或专业相贴近的工种。广东村长伯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给实习生们分配了电商运营、撰写代码、美工设计等多个不同的工种。鉴于暑期实习以体验为主,实习生大多会被安排从基础性、辅助性工作做起,协助前辈完成各项工作,从中了解工作运转模式,积攒经验。
能在实习期完成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是很多实习生想实现的,但对于某些行业专业性较强的工种,往往不易实现。“就像游戏打怪一样,要层层升级。”广东标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龙表示,律师就是这样一份专业性极强的行业,从事律师基础牢固很重要,工作经验更需要长期积累才行。他坦言,如有执业律师能将实习生带出去交流、开庭,将对其职业体验和专业成长很有效,但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个实习生都能遇到。
转化拓展理论知识
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小晨在实习期间主要是协助公司技术部工作,如修改施工方案格式、标记超危梁、绘制消防方案等。他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还积极主动地向导师、前辈们请教,从中收获新思路、转换旧思维、掌握好方法。在动手实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后,他表示很有成就感。
“暑假相对时间较长且自由,在这个时段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后续的职业规划和对职场的提前了解、理性分析,可以提高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及职场适应能力。”河职院学工处副主任廖志刚表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校都是积极支持的,而大学生要让自己的暑期实习有效,则要注重所学理论知识的转化与拓展,注重提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能力与个人素养及个性品质,这样才能学有所获,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市人社局则提醒大学生,在通过实习锻炼提升自我时,要注意选择正规的招聘渠道、核实招聘企业的信息、保密个人信息、认真看清合同等,谨防上当受骗。(本报记者 邹茹玉 见习记者 朱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