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诵读中华经典 文化润心育人

市教育局打造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

2022-08-24 09:30:07 来源:河源日报

fa2ccc5a9366cdb8fe0bba65f71e2780_0824003_001_01_s.jpg

■参赛选手们深情演绎《红船,从南湖起航》《吹号者》等。


“云集一支庞大的队伍,演奏出东方红的合唱,雄鸡一样形状的土地,终于发出了黎明的报晓……”今年6月,在由市教育局主办的2022年河源市中小学“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经典诵读比赛中,参赛选手们忘我投入,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饱含深情地演绎了《红船,从南湖起航》《吹号者》《党的赞歌》等中华经典篇目。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近年来,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诵读经典,充分发挥中华经典文化的现代德育功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健康深入开展,让中小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接受中华经典的文化滋养,真切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所在,不断增强我市中小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深入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取得实效、打造工作品牌。

以活动为载体

打造工作品牌

在2022年河源市中小学“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经典诵读比赛中,选手们通过诵读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筚路蓝缕、不忘初心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以诵读中华经典的形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据悉,这是市教育局连续七年举办河源市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近年来,市教育局发布《河源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河源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继续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全市中小学校掀起了一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热潮。全市各中小学校纷纷结合实际,加强经典诵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配置经典诵读活动所需图书、设备以及相关数字资源,编写或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以晨读、暮读、班会、社团活动、地方课程、读书节、推普周、道德讲堂、传统节日等多种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小学生每天诵读不少于10分钟、初中生每周诵读不少于25分钟、高中生每月诵读不少于60分钟。同时,组织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在全市营造了“学经典、诵经典、爱经典”的良好氛围,让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推动了未成年人汲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各学校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校级比赛近4000场次、县区级比赛近50场次、市级比赛近10场次。如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已成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铸魂育人的载体,成为我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

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品牌内涵

除了以学校为阵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市教育局还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进一步丰富品牌内涵。如,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弘扬家训文化·提升城市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和学习《客家古邑文明谚语》实践教育活动,把家训与校园德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有机结合,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客家文化、宣传客家文化,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书信文化和贺卡文化。

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源城区积极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工程,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工作品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并参加了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全国实验区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一步推进了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市教育局德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华经典诵读”品牌活动的打造,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了诵读中华经典的队伍中来。活动的开展引导了中小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传统文化向现实生活回归,激发情感共鸣,进一步加深了中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全面提升了全市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进一步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地推进了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文/图 本报记者 谢少娜  实习生 谢琦 通讯员 古锦兵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