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优势 服务心理健康
——源城区东埔街道人大代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室打造履职新平台
■本报记者 刘永菲 ■实习生 谢钶钡 通讯员 邹菡萏
“我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排查力度,尤其要把抑郁症排查防治摆在重要位置,以数据研究为依托,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 在近日举行的“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中,源城区人大代表李军强提出建议。
不同于一般的专题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是一次由教育、法律、医疗行业的人大代表自发组织的调研,旨在围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建言献策。
立足专业优势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次调研活动的发起人李军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源城区东埔街道人大代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室负责人。据介绍,开展这样的专题调研活动,是人大代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室的常态。近年来,随着学习、生活中的压力逐渐增多,部分未成年人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和求助增多,今年1月,在源城区人大常委会、东埔街道人大工委的指导下,东埔街道人大代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室成立,履行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开展专业调研视察、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公益心理服务等工作任务。
“工作室在立足服务的同时,也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李军强表示,该工作室共有11名来自教育、医疗、心理咨询等行业的人大代表,大家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利用手中的资源,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该工作室还特邀了医疗卫生、社会心理领域的专业人员,通过设立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心理援助热线团队等举措,为未成年人提供一系列心理服务。
开展公益服务
提升履职水平
今年初,市区某学校的一名学生因人际方面的冲突,流露出抑郁情绪,甚至产生了自伤自残的行为。学校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寻求“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室的帮助。该工作室通过推荐专业心理老师,为学生进行了心理评估和2个月的心理咨询,让她顺利走出了困境。“如今,该名学生已回归正常生活。”当天,参与调研活动的叶老师和代表们分享了这一好消息,并称赞道:“人大代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室专家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咨询服务,公益性质的服务不仅减少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给予孩子贴心的帮助。”
据悉,东埔街道人大代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室成立半年多来,围绕主要任务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服务,不断丰富“人民代表服务人民”的时代内涵,提升履职水平。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已赠送公益心理测评330人次、举办公益讲座4场,公益专家直播1场,公益援助4次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