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校多形式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
劳动光荣 奉献最美
■文/图 本报记者 邹茹玉
洗菜、切菜、起锅热油、烹炒、摆盘……连日来,源城区中英文实验学校四(3)班的班级微信群里,家长们通过一张张“厨房劳作图”,分享着孩子们的劳动成果。番茄炒鸡蛋、土豆炖肉、水煮花甲、煎牛排……一道道美食成品透露着孩子们的心灵手巧。原来,“为家人做一道菜”是该校为中高年级学生布置的一项“五一劳动节”假期作业。据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以“劳动光荣 奉献最美”为主题,多形式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
实践中学会自理技能
4月27日,市三小以“玩转动画王国自理城”为主题开展劳动成果展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将《喜羊羊与灰太狼》《萌鸡小队》《汪汪队立大功》等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融入劳动实践活动中,共设置穿衣服、扫地、整理书包、系鞋带等16项趣味劳动闯关游戏环节。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比拼,对同学们进行生活劳动技能方面的检测。
“预备!开始!”在叠被子环节中,老师一声令下,头戴可爱头饰的小朋友每6人一组,将被子的其中两个角对齐、展平、再对折……一会儿工夫,6床被子就被孩子们叠得整整齐齐(如图)。场外的孩子们也都纷纷为小伙伴加油打气,赛场热闹非常。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比拼赢取相应的贴纸,根据贴纸总数还能领取各种奖品。该校二(10)班刘予墨同学在活动中参加了叠被子和分碗筷环节的比赛,她表示动画王国很有“亲切感”,在游戏中还学会了很多家务劳动的技能。
4月29日,市二小首届校园厨艺大赛上,该校六年级各班选派3名同学,在家政室进行厨艺PK。孩子们在赛场上展露的技能,正是他们平日里参加家务劳动所练就的。4月底该校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劳动技能比赛,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叠衣服……看似简单的劳动项目,却能检验出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
源城区中英文实验学校以“快乐实践 感恩母亲”为主线,倡导同学们通过学习自理、学做一道菜、与妈妈换一天岗等方式,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快乐,体会父母、师长的辛苦,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并积极在微信群里参与劳动打卡。
教研融合激发劳动兴趣
据了解,我市许多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课题研究融入教学实践,使劳动教育教学更系统、更科学。如市三小以省级课题“基于体验学习原理的小学愉悦式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为抓手,以劳动教育为桥梁积极推进“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系统工程,探索“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模式,着力打造“劳美”实践拓展课程。
市二小则以《依托主题式教学提升小学生劳动能力的研究》课题为切入点,将趣味劳动融入教学,激发学生体验劳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提升劳动技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