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强劲赋能 产业蓄势待发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走进“壮美惠州”
■3日上午11时07分,一列从和平北站始发的试运行复兴号高铁抵达惠州北站,采访团记者见证列车进站一幕。
■赣深高铁仲恺站相关负责人向采访团记者介绍高铁开通运营情况
■采访团记者走进德赛西威汽车电子公司
“各位旅客,由和平北开往深圳北的G5871次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请乘车的旅客做好进站准备。” 3日11时07分,G5871次试运行列车驶入惠州北站,12分钟后,列车到达仲恺站。赣深高铁满图试运行的当天,“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联合采访团正实地探访进入最后“彩排期”的惠州北站和仲恺站,见证了列车进站的精彩一幕。
3日是“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大型联合采访活动的最后一天。继感受了“醉美惠州”“醇美惠州”,采访团继续探访“畅美惠州”“壮美惠州”,了解优越的区位交通助力惠州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立体交通
助力打造“畅美惠州”
“惠州北站马上就要交付使用,现在进行的是线路试运行调试工作。列车进站,包括报站广播信息等,诸多细节都要磨合,无缝对接。”赣深高铁惠州北站党支部书记王润英介绍,惠州北站目前已具备与赣深高铁同步开通运营的条件。
距离惠州北站30公里处的仲恺站,同样万事俱备。 以“电子芯片”为设计理念的仲恺站,在站房设计上融入电子元素,远远看去,犹如一块巨大的电子芯片矗立,两边延展开的轨道就像这芯片的数据传输线路,这就是即将要投入使用的赣深高铁仲恺站呈现出来的最新面貌。记者发现,仲恺站目前正在加紧进行配套设施的最后完善,工人们正在抓紧进行绿化、路灯、划线等附属工程。赣深高铁仲恺站站长纪超男介绍,仲恺站为2台4线车站设计,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采用上进下出的进出站模式,主体站房分为两层加一层架空层。其中,一层设售票厅、办公及设备用房,中间主体为候车大厅;二层设办公用房及机电设备用房;架空层设出站厅以及商业预留空间。候车大厅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候车。此外,仲恺站北端还预留了在建广汕高铁的道岔接口,届时,仲恺站可以实现赣深高铁和广汕铁路无缝衔接。
赣深高铁开通后,从仲恺站出发,30分钟可到达河源,不仅让惠州、河源两地市民联系更紧密,也为两地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电子产业
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电子产业是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仲恺高新区是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TCL、德赛西威等知名企业都在这里。当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仲恺高新区,实地探访德赛西威、TCL企业,了解仲恺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小鹏P7的自动驾驶(辅助)已经进入到L3级了。我们离自动驾驶真的不远了。”在仲恺高新区,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德赛西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11月,小鹏电动汽车的销量再次突破1万辆。据介绍,德赛西威是总部设在仲恺高新区的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其专注于电子化和集成化的产品与技术,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整合,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一个手势就能打开电视机,在油烟机上边看菜谱边做饭、空气净化器和空调一体化……在TCL液晶产业园,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吸引了采访团记者的关注,纷纷感叹昔日的电子品牌,已经发展到智能终端产品、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
从昔日的电话机、电视机巨头,到现在主打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半导体显示,智能家电等智能科技领域的优质上市公司,多年来,德赛和TCL集团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这也是惠州工业发展不断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
同饮一江水,共谋新发展。河源正在全力打造千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近年来,河源按照“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河源所能”要求,坚持“项目为王”,主动承接“双区”产业延伸,接入“双区”产业链条,汇聚“双区”科创要素,大力发展“飞地经济”,高端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显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随着赣深高铁这条“大动脉”的开通,将会进一步加快惠州、河源两地电子信息产业要素资源的流动、价值链的分工合作,河源优质的营商环境有望吸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投资落子,加快推动两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 刘永菲 苏勇军
■图/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 肖斌 黄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