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奋力推动河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丘伟生
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了《中共河源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书写了河源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时代新篇,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的动员和部署,为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是河源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政治责任。
一、提高认识,提高推动河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站位
河源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财力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难度更大,打破利益的藩篱任务更为艰巨。我们要认真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丰富内涵,充分认识河源改革开放结出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近几年来,河源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推进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由此,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深切体会,更加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我们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带头拥护和支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河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
二、坚定信心,增强河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近几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书记黄坤明调研河源指示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一件事”“跨域通办”“免证办”等改革,优化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快速响应处理机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打造“四最四低”(即创业最宽松、服务最优质、配套最齐全、人居最优美,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营商环境。完成了95项“一镇一改革”的改革任务,改革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近几年来,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共召开63场“面对面”座谈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250多件,并推出一系列的民生建设改革措施。如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拓宽参保患者慢性病用药购买渠道和报销范围、比例,探索建立公立医院院长接待日制度;为了解决“养老难”问题,优化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机制,优化城乡居民养老金认证服务机制,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了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优化市区、工业园区、乡镇公交服务体系改革;为了降低群众的办事成本,进行政务服务改革,推行“中午不停歇”、延时错时、帮办代办、上门办、免费邮寄等,开设视频办窗口、政策兑现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对一”贴心导办、帮办、代办,大力推广网上办理、自助办理等便利化服务。不断加强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等管理体系改革,推动《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等等。这些为河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从中汲取改革的智慧,确保今后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套、有机衔接、形成合力,把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的强大力量,增强推进河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和改革的勇气,推动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河源全面贯彻落实。
三、坚持人民至上,奋力推动河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河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求真务实地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一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改革的立足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中,要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中的总目标,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河源实际做好系统谋划,明确改革目标,把推动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增进人民福祉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各方参与合作共赢机制,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好市县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河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中推动河源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二是坚持以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决定》提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我们要以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用好用足改革“关键一招”,坚定改革方向,激活改革动力,把遵循中央顶层设计与河源探索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破除自我设限,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加快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民生堵点、痛点、难点,依托改革打开河源民生建设新天地,全力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三是坚持以提升治理能力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决定》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中,要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河源社会治理效能。要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健全改革抓落实机制,坚持以社会治理出题目,以改革做文章,“一把手”高位推动、“一盘棋”全面统筹、“一贯到底”高效联动,把党员干部动员起来,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推动基层治理由单打独斗向一体协同转变,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