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紧紧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主线

2024-08-14 17:05:18 来源:河源日报

■刘培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举世瞩目,会议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紧紧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生产力,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这一对关系,是贯穿《决定》的一条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做出必要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决定》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也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既然是“新质”的,不同于传统的或是旧的生产力,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做出调整,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决定》内容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新型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适应的过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决定》提出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几个重要方面,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新型生产关系。这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目的是为新质生产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制度、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制度改革”等。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特点是创新,因此《决定》在构建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方面也着力很多,对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制度、金融支持创新等方面提出很多改革措施,全力构建创新的支撑体系。

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相影响、互相适应这条理论主线,一方面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理顺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适应的地方,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河源作为欠发达地区,要赶上珠三角发达地区,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要把握几个要点:

(一)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凡是能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都是新质生产力。河源作为欠发达地区,科技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投入较少,要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不能好高骛远、盲目追求科技创新,更不能过高地追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而是要在要素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着手,脚踏实地提高发展的质量。

(二)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河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要立足资源禀赋,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入手。要立足河源的优势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等,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档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二是立足现有产业,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入手发展新质生产力。河源目前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有一定基础和规模,要在此基础上推动这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立足数字技术,从数字化入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河源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建设,提升生产、服务效率。

(三)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营商环境是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决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营商环境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环境,直接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关系河源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河源的营商环境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如办事效率还不够高、办事流程还有待优化、有待提升等。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要重点围绕生产关系中这些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大力提升公务人员的素质能力,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各级公务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落实《决定》的各项改革措施,必须提升各级公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提高政治素质和能力,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积极支持各项改革措施。要提升业务素质能力,增强识别、培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