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4-01-09 09:57:24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评论员

金鼓齐鸣,使命催征。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敢于深化改革,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这是河源在新起点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的具体体现,是在全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作出河源示范的新使命。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省委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并以此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双轮驱动。河源是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地区之一,与大湾区发展差距较大,自身城乡区域发展也不够协调,但发展腹地广、优势明、后劲足。一年来,我市按照省委部署,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东源县及5个镇、60个村成功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名单,县镇村发展全面提速,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已打下坚实基础。

良弓在手,贵在速发。作为全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之一,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大胆干,勇当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乘势而上、开创新局。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必须“点线面”一齐发力。要聚焦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做强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城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要强化乡镇节点功能,推动镇域差异化发展,持续提升乡镇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水平。要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的现代化岭南新乡村。要大力推进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形成“以点为主、连点成线、整体辐射”的格局。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必须“强要素”加快破局。充分激发要素活力,引导更多资本、人才、技术投入和服务乡村,让土地活起来,让资金动起来,让人才干起来。要释放政策潜力,提升组织效力,探索典型地区“微改革”,推动要素、资源、改革加速向典型地区集聚,让发展动力更足。要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联动发展,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要强化省市县联动,全力推动灯塔盆地创建国家级农高区,加快农业强市建设。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必须“政企民”万众一心。要强化顶层“战术安排”,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要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百千万工程”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和参与度。要统筹政府、社会、群众三大主体,用好政府“有形之手”,用活市场“无形之手”,发动群众“勤劳之手”,锚定目标,同心协力,形成人人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场面,更好推动县域更强、群众更富、环境更美、乡风更好。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一个人都要成为改革家、实干家、奋斗家,拿出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提升,推动河源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达到新标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