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心志、锚定目标 奋力把绿色崛起的“施工图”变成“实景画”
——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目标锚定,号角吹响。1月5日,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锚定一个使命任务,打造三大样板,奋力实现八大新提升”具体安排,指明了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新号令。
信心赛过黄金。推进“138”具体安排,加快实现绿色崛起,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难免会遇到沟沟坎坎,总有磕磕碰碰,但我们要坚定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有信心就有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绿色崛起,信心何在?从宏观来看,信心来自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势。中国经济始终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在国内利好经济预期带动下,我市经济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从现实来看,信心来自来之不易的成绩。过去一年,全市新签约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41个、投资总额354.58亿元,1月-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排名全省第3,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纳入全省第一梯队,河源国家高新区连续2年跻身全国百强,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从预期来看,信心来自我市不断被激发的发展潜能。今年中央财政、货币、科技、产业等政策将适度发力、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1+N+X”政策体系等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将有力激发和释放我市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当前,全省各兄弟市科学谋划、精准发力,拿出实招、硬招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你追我赶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奔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拼劲,加压奋进、真抓实干,在全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中展现河源作为、贡献河源力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进“138”具体安排,加快实现绿色崛起,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马上就办”意识,与时间赛跑、用结果说话,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快干就快干,能多干就多干,做大胆干、坚决干的“行动派”;要找准找实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发力点,不断提升落实能力和工作质效,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做抓落实、抓执行的“生力军”;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前进的道路上敢啃“硬骨头”,瞄准堵点难点不断冲锋,打开河源发展新局面、努力勃发新气象,做破难题、克难关的“突击队”;要敢于与各地比先进、争优秀,敢于向高的攀登、与快的赛跑、同强的竞争,在步步登高中超越自我,在学习一流中成为一流,在竞标争先中敢于向全省展现河源“138”具体安排取得的丰硕成果,做立潮头、勇争先的“弄潮儿”。
蓝图绘就,未来可期。新征程上,我们要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按照市委“138”具体安排,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振奋精神加油干,团结一心加油干,攻坚克难加油干,脚踏实地加油干,奋力把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施工图”变成河源大地上的“实景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