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探索龙川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3-10-27 16:11:49 来源:

■李文俊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强关键是经济强、产业兴。近日,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各县因地制宜重点发展1—2个特色产业集群”。

龙川是典型的山区县,85.7%的国土面积是丘陵和山地。龙川的气候属于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境内有东江和韩江两大水系,优越的水热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油茶等优良种质资源,发展油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川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500年前。近年来,作为“全国油茶示范县”之一,龙川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导,以建设省级油茶产业园为突破口和主抓手,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让油茶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截至2022年底,全县油茶林面积43.2万亩、年产油茶0.86万吨、产值10.8亿元,分别占到全市的48.59%、45.26%、40.3%。这三项指标领跑全市,因此也有了“广东油茶看河源,河源油茶看龙川”的说法。

当前,龙川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须破解一些瓶颈和短板:一是在种植端,存在重种植、轻管理的现象,满足于“人种天养、广种薄收”,全县油茶鲜果单位面积产量(680斤/亩)还有提升空间。二是在加工端,油茶加工利用水平不高。尽管龙川县油茶加工企业比较多,但大多是油茶加工小作坊,数量多达299家,规模以上油茶加工企业只有4家。三是在销售端,“龙川山茶油”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集聚效应不强,全县品牌多而散,宣传未形成品牌合力。鉴于此,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龙川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当田耕,向山要油,在提高亩产上下功夫。龙川县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利用适宜林地,采用良种良法新造高产油茶林,通过垦复、密度调整、施肥和科学修剪等方式,统筹推进油茶低改和提升工作,促进全县油茶资源质量全面提升,实现油茶稳产高产。同时,以赤光片主产区(含赤光、田心、岩镇、麻布岗、新田、廻龙6个镇)、黄石片主产区(含黄石、黎咀、车田、四都、丰稔、铁场6个镇)等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种植,扩大高产油茶林规模,力争到2025年完成新造油茶林7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2.6万亩。

全果利用,全链开发,在综合利用上下功夫。龙川县要加强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重点在良种选育、规范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设备和茶油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及深度加工、油茶综合利用等技术方面开展攻关和成果转化。同时,引导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引进先进加工工艺,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茶油精深加工和衍生产品研发能力,创造更多的油茶终端产品,包括鲜果加工、茶籽加工、压榨精炼、茶枯茶壳二次开发等,形成油茶初加工与精深加工链条完整、产业集聚度高、企业关联度高的油茶产业集群。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龙川县要坚持品牌引领,采取“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龙头企业主打”的品牌运营模式,加强质量诚信建设,持续擦亮“龙川山茶油”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鼓励油茶龙头企业整合中小型企业品牌,形成“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扁平化品牌体系,加强宣传推介,打造“龙川山茶油”品牌航母。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油产品网络促销活动,推动油茶产品网络销售。同时,加强对油茶良种苗木、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各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苗、油茶产品掺杂使假等非法行为,建立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油茶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单位:市水库移民工作局)

    上一篇: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丰富内涵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