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实现河源“绿富”双赢

2023-05-22 11:22:35 来源:

■吴云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全面提升河源高质量发展水平,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奋力谱写河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河源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水源地。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必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省委赋予河源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使命任务。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道路上,既要注重整体谋划、长远考虑,又要着眼当前实际、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必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结合河源实际,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河源的绿水青山,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完善生态制度,继续优化生态空间,加快发展生态经济,以更高标准保护河源的蓝天、碧水、净土。必须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工程,推行绿色制造,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发展食品饮料及水经济等绿色环保产业,从而实现区域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沿着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路线图”,打造河源“融湾”“融深”绿色发展新格局,加快生态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省委确定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奋力建设绿美河源,让河源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二、坚持制造业当家,走好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河源如何壮大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呢?一是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激发经济发展新优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助推河源实体经济壮大和制造业发展。二是大力实施“融湾”“融深”行动,积极引进先进产业。重点推进与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重大机遇,紧密对接大湾区产业、科技、人才、市场等要素资源,加强与大湾区无缝对接,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引进更多的优质先进制造业企业,激发河源经济发展新活力。三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要充分认识制造业在壮大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结合河源实际,加快主导产业升级重构和转型升级,打造“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引进一批绿色环保、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河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省委和市委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路径,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苦干实干,为推动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贡献力量。

三、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广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感恩感激之情转化为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强大动力。河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下功夫解决河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就是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一是大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壮大县域经济,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进一步强化现代乡村产业支撑,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和精深加工集群,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二是依托河源的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利用猕猴桃、鹰嘴蜜桃、腐竹、丝苗米、油茶、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河源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大力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科学谋划河源农旅结合产业发展,整合农旅结合产业资源,不断完善河源农旅融合产业链条,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康养养老等业态,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努力做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河源城乡发展“绿富”双赢。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上一篇: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