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
——写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1月10日,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在列车上为旅客表演节目。连日来,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警民互动主题活动,庆祝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新华社 发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安全形势、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矛盾、绕不开躲不过的种种风险挑战,如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是破题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把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人民警察队伍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重塑现代警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23年11月24日晚,天津市和平区繁华商圈一家珠宝店内发生一起抢夺案件。一名男子假借购买名义,从店内抢夺了一条100多克重的金项链,夺门而出。
接警后,民警随即组建协同警务群,天津市公安局大数据实战中心立即开展协同工作:专业力量迅速锁定目标和逃跑轨迹,随后东丽区特警接下“接力棒”,将准备销赃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当场抓获。从接警到犯罪嫌疑人到案,仅用时1小时50分。
在大数据支撑下,天津建立起市区两级违法犯罪数字化侦查中心,串联起每个最小作战单元,各级警力可一键组建协同任务群组,变“上传下达”为“全量指挥”,变“机械指导”为“精准支撑”。
理念一变,气象一新。2023年,天津全市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7.7个百分点,大要案件保持即发即破,“两抢”案件100%破获,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963起,同比上升52.8%,破获传统盗抢骗案件6292起,同比上升11.2%,平均破案周期缩短4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犯罪逐年下降,寄生于互联网和新业态的新型犯罪逆势增长,严重危害群众安全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时有发生……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藩篱障碍,加快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实战化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警务体系。
完善以做专警种为关键、以运行机制为牵引、以大数据赋能为支撑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落下的关键一子。
2022年4月30日,浙江金华发生一起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浙江省市县三级一体化作战预案立即启动,省厅侦查中心直接指挥调度8个县区侦查中心力量,从诈骗“技术环节”深挖诈骗窝点,一举发现藏匿于境外的一批窝点和犯罪嫌疑人,串并全国各地案件上千起,通过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366名。
这是浙江省建成1个省级、11个市级、103个县区级三级侦查中心,重塑警务流程,实现集群打击的一个缩影。
“从被动式侦查破案,到主动研判出击,侦查中心打破部门壁垒、凝聚警种合力、做强资源融合,变各自为战为集约打击,实现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模式的转型升级。”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陈德良说。
近年来,市县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等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情指行”一体化(即“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等机制不断完善,构建起职能科学、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提升了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社区民警融入社区——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早晨9点,派出所早会刚结束,社区民警李大魁骑上警用电动自行车,往社区里头钻。
9点30分,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召开碰头会;10点,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社区巡视、入户走访;下午,召开社区安全防范宣传会,进行防火防盗防骗防事故宣传;晚上,会同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定期联合检查……
从2021年3月起,李大魁开始担任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受水河社区民警,“社区就是我的‘责任田’,有事儿就能伸把手,把问题解决在早在小。”
“西城分局派出所警力占分局警力比提升至64.5%,社区民警占户籍派出所警力比提升至61.59%。”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工作大队大队长陈冠男说,“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基层基础工作。”
减少非社区警务任务,“心无旁骛”扎根社区——
一上班,民警蔡旭雄拿起办公桌上的“两张清单”直奔所派驻社区。有了这份“社区工作说明书”,他底气满满。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公安机关制定“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清单”“社区(驻村)民警职责任务清单”,将任务统一到“两张清单”中,破解“业务部门追、派出所赶”的难题,让300多名社区民警真正回归社区。
“阿伯你身体最近如何?”“年轻人不要贪小便宜,低门槛、高收入的‘好事情’都是骗局”“改动电线前要记得先向供电部门申报”……在社区走访过程中,蔡旭雄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送上亲切问候和提醒。
从“下社区”到“在社区”,再到“融入社区”——
2023年12月31日跨年夜,北京市海淀区紫金庄园小区7号楼对面,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海淀派出所第二社区警务工作站灯火通明,这里是“7×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站。
10岁女孩深夜离家出走,民警接警后立即展开寻找,并将相关情况发送给社区警务团队,仅用17分钟便找到;小两口吵架后报警,放下电话不久,民警便带着居委会的人员上门调解……
“我们推进警务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民警作为‘穿警服的副书记’与警辅人员、保安力量、社区志愿者等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密切配合,真正把和谐安全创建在群众身边。”海淀派出所所长张鹏说。
2023年,公安部印发《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3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将派出所工作重心转移到源头防范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上来。
截至2023年7月,全国共有14.8万余名社区民警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1.3万余个警力较多的派出所设立了“两队一室”。全国命案、伤害案件、电诈案件立案数同比明显下降,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带来的防范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更好服务人民保障高质量发展——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改革试金石
2023年12月21日,在广西柳州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一窗通办”窗口,市民李女士仅花了20分钟就办好了户口迁移和护照续签两项业务:“以前办好这两件事,要跑到户政和出入境管理部门,现在在派出所一个窗口就可以办好,真是太方便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让各项改革举措更加精准落地——
对接发展所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公安机关把办证窗口“搬”进辖区企业,推出服务企业专员办、审批受理快速办、非主项材料“容缺办”等服务,助力企业对外开放、引智引才。
回应基层所盼,江苏省苏州市公安机关在大型企业设立驻点警务室,同时建立“网上警务室”,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征求群众建议,做到快速响应、即时服务。
顺应民心所向,浙江全省110个网办中心统一承担行政审批服务管理职能,服务网点向1288个公安基层所(队)网点、1.34万个村居延伸,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改革成效不仅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上,也体现在人民群众一张张笑脸上。
深入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在驾驶证、护照证件“全国通办”的基础上,29个省区市已实现所有类型户口迁移“跨省通办”,更多流动人口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改革强警向纵深推进就有了最大底气和力量源泉。
积极推进市县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聚焦战斗力标准,立足实战化要求,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目标明晰,蹄疾步稳。
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创建适应重大斗争需要的隐蔽战线实战体制;司法行政系统立足法定职能,监狱人民警察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戒毒人民警察主动融入禁毒工作和社会治理大局;人民法院、检察院司法警察履行警务保障职责、护卫公平正义……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沿着改革强警的必由之路,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高素质队伍,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