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紫金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前10月旅游总收入超5亿元

文旅融合激活“美丽经济”

2023-12-26 11:48:27 来源:河源日报

9c297bdec05425baf5ff09b5643be317_hyrbs1226013_001_01_s.jpg

■全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紫金县苏区镇,已经成为“红色打卡地”。

8991c5d0b17e422fd997eff3fcfd0e25_hyrbs1226013_001_02_s.jpg

■广东客家文化瑰宝花朝戏走出深山“唱响”海内外,先后赴马来西亚、上海世博会、香港等地演出。

847748d008b6d54b38b336767a6039f1_hyrbs1226013_001_03_s.jpg

■鸿昌记紫金椒酱已经成为广东非遗手信,到紫金旅游时记得带点紫金椒酱回家。

c567bf7a061672853bbdf6f3904ed3a0_hyrbs1226013_001_04_s.jpg

■紫金九和裸云·在望民宿充分利用当地温泉资源,打造风格独特的温泉民宿,成为许多年轻人周末度假的首选。

172c9b55a34a65bc813e68982a97cb93_hyrbs1226013_001_05_s.jpg

■紫金鹰峰山康养基地已经成为茶旅“网红打卡点”,每个周末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去休闲度假。

核心提示

紫金县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可以领略山水古韵和泉水之趣,重温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享受御临门温泉度假村的身心放松之旅,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紫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茶旅综合体、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到紫金看大戏、品蝉茶、泡温泉、尝美食、学党史、游乡村的旅游目的地。

文旅融合绽放火花,创新发展量质齐飞。今年以来,紫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红色历史等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文旅项目为载体,促进“六色旅游”等“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紫金县文旅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月—10月,紫金县共接待旅客约40万人次,同比增长47%;实现旅游总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20%。

坚持顶层规划 文旅融合渐入佳境

文旅产业的发展关乎城市的整体实力,是城市的“软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紫金县在思考、在行动。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

今年以来,紫金县坚决实施“旅游旺县”政策,专门设立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坚持“六个一”常态化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文旅产业扶持政策“黄金10条”、《紫金县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3-2027)》等制度措施,指导和扶持民宿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双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对于新建或扩建的旅游项目,以及对旅游景区内的省级、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相关政策验收后,紫金县将会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奖补。”紫金县相关负责人说,对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也有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对开通旅游景区的接驳专线车,运营一年后,也会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奖补;对购置运营车辆的银行贷款将会给予3年全额贴息等。

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产业思路更加明晰。“自‘赛龙夺锦’活动启动以来,凤安镇已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3.69亿元,构建了‘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格局,以高水平招商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紫金县凤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以来,紫金县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年行动,建立起由工业、农业、文旅产业3支招商小分队和16个镇、21名招商大使构成的“3+16+21”招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招商合力。7月,紫金县成功举办了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暨文旅产业招商引资大会,签约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达45.12亿元。这一活动为推动紫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活水源泉”。

同时,紫金县还借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等院校专家专业力量,全面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并利用“赛龙夺锦”活动,发动各镇积极参与,制作了文旅招商手册、旅游资源手册、文旅产业项目清单等资料,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目前,已调研企业55家,储备文旅项目33个。

游客“愿意来”,还要“留得住”。紫金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县文广旅体部门坚持品牌化建设,抓住民宿产业迅猛发展的契机,加快原有业态转型升级、提质扩容,发展“民宿+”“+民宿”新业态,全力推动其规范化、特色化、集聚化、品质化发展,努力把“小民宿”做成“大产业”。

目前,紫金县登记备案民宿共21家(今年新增5家),共有客房数398间,床位数541张,从业人数超100人。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紫金县民宿接待人数有3463人次,同比增长116%,收入约66万元,较上年增幅明显。

坚持项目为王 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眼下,正是泡温泉的黄金时节。驱车进入紫金县九和镇,粤A、粤B、赣B等号牌的车辆来来往往。

在九和镇,有独具巴厘岛风情的御临门温泉度假村,也有具有乡村特色的紫筑澜庭山居温泉民宿、裸云·在望民宿……充沛的地热资源,为当地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不仅吸引广州、深圳等地投资者合作经营,也让返乡创业的青年充满信心,更是带旺了当地民宿产业的发展。

今年,九和镇围绕“文旅名镇”发展定位,引进了3个文旅项目,总投资达4.46亿元,这些项目对补齐温泉旅游产业链条,助推民宿产业提质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裸云·在望民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将带领村民发展持续、健康的特色民宿产业,让温泉真正‘活起来’、老百姓真正富起来,让一方山水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客茶谷作为我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紫金县茶叶产业园的核心示范区,陆续打造了生态共享蝉茶园、蝉茶生态度假区、蝉茶文化休闲区、茶旅融合核心区、产村融合示范区、产学研教育基地等功能片区,形成“一园四区一基地”布局,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11月28日,客茶谷·茶里王国旅游区项目动工。该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将建设集茶休闲、茶游乐、茶度假、茶研学、茶演艺于一体的茶旅融合综合体。

客茶谷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重点构建紫金蝉茶、客家文化、紫金文旅等产业集群联动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大融合,建设成为带动紫金县茶业发展核心区和未来北回归线上的万亩茶旅综合体。

与此同时,紫金县还有序推进东南五镇旅游公路、永安古城、黄花古驿道等项目建设;上义镇飞云寨综合旅游风景区项目,将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设计建设;客茶谷、鹰峰山等茶园提档升级成为“网红打卡地”;龙窝镇嶂下村举办田园文化节及外嫁女回娘家活动……“项目为王”的理念和举措,有力促进了紫金县文化与旅游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也见证着紫金县文旅产业的蓬勃兴起。

坚持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遍地开花

乘车沿着盘山路缓缓而上,800多米高的承龙嶂一点不用担心转弯的局促。

“感谢政府修建的这条新路,对茶园今后的发展帮助很大。”紫金县承龙嶂龙王绿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炽林说,该公司正在谋划茶旅融合发展,计划引进专业的旅游企业,合作打造制茶体验、星空茶园、登山越野等项目。

目前,紫金县按照“一县一推广、一镇一路线、一村一策划,一景一卖点”的思路,围绕生态发展功能定位,打造5个农文旅深度融合优质品牌,即以黄塘为代表的体育休闲特色小镇、以九和为代表的温泉康养特色小镇、以苏区为代表的红色主题特色小镇、以紫城为代表的中国蝉茶特色小镇、以龙窝为代表的森林康养特色小镇。

创新,是激活紫金县全域旅游的新密码;传承,是城市发展的底蕴。

在鸿昌记紫金椒酱生产车间,浓浓的蒜香味扑鼻而来,闻着就已经令人食欲大开了。“我们采用优质独头蒜和辣椒作为主要原材料,用陶瓷大缸腌制半年左右,再进行接下来的制作。”企业生产负责人张裕康说,鸿昌记紫金椒酱既保留了原来的味道,又传承了非遗保护技艺,很受过往游客青睐。

近日,鸿昌记紫金椒酱在广东非遗手信公示名单中上榜,这让拥有25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优产品更具发展信心。

7月13日,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紫金县苏区镇举行,现场启动的项目中包含了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和电影《紫金风雷》拍摄等,这将带动苏区镇乃至紫金县的文旅发展,切实帮助苏区人民持续享受红色文化带来的实际红利,为紫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生态游、乡村游、红色游”……紫金县全域旅游强劲发力,处处是风景。

紫金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紫金县坚持系统化推进,全力促进“文化+旅游”“非遗+旅游”等融合发展。今年以来,紫金县充分挖掘客家、红色革命、温泉、生态、美食等特色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和提升独具紫金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古色”人文旅游、“红色”革命旅游、“特色”温泉旅游、“夜色”休闲旅游,进一步擦亮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朝戏、紫金县苏区红色革命旧遗址群、御临门温泉等文旅名片。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推出的广受好评的紫金数字美食地图,让紫金非遗美食伯公凹凉粉、牛肉丸、八刀汤及紫金铁锅等销售火爆。其中,花朝戏赴京参加全国票友大赛获铜奖,创排的大型花朝戏《接你回家》成功进入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决赛,紫金籍运动员朱鑫代表国家队在亚洲激流回旋青年锦标赛上夺冠,有效提升了紫金知名度、美誉度。

一路耕耘一路歌。乘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东风,紫金县正沿着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散落的景点串珠成链,在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不断丰富文旅融合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把“过客”变“留客”,让“流量”变成“留量”。

■本版统筹:田红秀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上一篇:擦亮“金字招牌” 农业经济强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