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紫金加快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擦亮“金字招牌” 农业经济强起来

2023-12-26 11:45:15 来源:河源日报

8395c173873a6e845fd80d8e9c5c1506_hyrbs1226012_001_01_s.jpg

■每月逾万只紫金鸽 “飞”向粤港澳大湾区。

b7cbe8c4ad3c81da126ddc6cdbbdbe76_hyrbs1226012_001_02_s.jpg

■紫金县蓝塘镇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拓宽产业致富路

abbdb3367e9e0b5cb854f02e67ac5a97_hyrbs1226012_001_03_s.jpg

■紫金蝉茶备受关注,各地商企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2fc1acec0b843eaf0d10ea2562559c7c_hyrbs1226012_001_04_s.jpg

■紫金县客茶谷集茶叶种植、生产、观光于一体,成为“吸粉”无数的网红打卡地。

核心提示

3月22日,紫金县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机闹春耕现场会在义容镇召开;

4月11日,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项目在紫城工业园正式动工建设;

10月31日,紫金县举办中国蝉茶交易中心揭牌暨紫金县农业经贸活动;

11月18日,第五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紫金县正式开幕……

这一系列活动体现了紫金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展现出紫金农业蓬勃的发展活力。

今年以来,紫金县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百千万工程”,紧紧围绕“六园一乡一中心”发展目标,持续推动茶叶、丝苗米、畜禽、水产、南药、柑橘、预制菜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振兴提升联农带农效益,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壮大县域经济,持续擦亮农业产业“金字招牌”,全力跑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立足资源禀赋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紫金蝉茶是采摘绿色有机、被小绿叶蝉叮咬过的一芽二叶茶青精制而成的茶叶,具有天然蜜香,被誉为“茶中燕窝”。

在今年首届中国蝉茶大赛中,紫金县蝉茶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评的“客皇蝉茶紫金蝉茶”(乌龙茶类)夺得首届中国蝉茶大赛“茶王”称号,紫金县“中国蝉茶之乡”金字招牌越发明亮。

作为“中国蝉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特色魅力茶乡”,近年来,紫金县坚持“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紫金蝉茶品牌宣传“五个一”工程,全面落实新种茶叶奖补1000元/亩标准,持续推进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提质增效。

目前,紫金县建成了集茶叶交易、茶文化传播、茶历史展览、茶技艺培训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国蝉茶交易中心。该中心承载着中国蝉茶及其衍生品的批发交易、展览贸易、文化传播等重任,也是全国目前首个以“蝉茶”为主题的茶叶街区。

“以前在另外一条街开茶庄,现在县里有统一的集散地,就搬过来了。”中国蝉茶交易中心的一家店主陈志方说,这里客源更集中,更利于蝉茶的销售和推广。

农业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这其中更是少不了科技助力。

据紫金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紫金县已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强化茶产业科技支撑,以“校地战略合作”模式对蝉茶蜜香原理进行深度研究,引进科研团队开展小绿叶蝉繁育等科研项目,着力提高“紫金蝉茶·茶中燕窝”品质,不断提升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

截至目前,紫金县茶叶种植面积达7.6万亩,年产值可达15亿元,全县105个行政村发展茶叶种植,带动农户4505户,解决劳动就业近2万人,户均年增收1.1万元以上,有效发挥联农带农效应。

据统计,紫金蝉茶先后在“亚太茗茶”“中茶杯”“国饮杯”等国家级评比中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172项(个);在“广东十大好春茶”“广东十大茗茶”评比中,获奖总数在全省县区中排名第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今年,“紫金蝉茶”获得中国首届斗茶大赛“区域公共品牌金奖”。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多点开花”

每到春天,紫金县客茶谷内的黄花风铃木进入开花期,放眼望去,金黄色的花朵随风摇曳,美不胜收;仲夏时节,紫城镇、义容镇等地的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农户们忙着收割,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秋冬时节,三红蜜柚、红橙、春甜桔等水果挂满枝头,吸引八方来客采摘;紫金县还有乳鸽、加州鲈鱼、南药……

独特的气候和环境,加之设施农业的稳健发展,让紫金县一年四季都收获满满。各类优质瓜果、蔬菜、水产、畜禽交替上市,源源不断充实着群众的“茶罐子”“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基地今年6月开始‘订单式’”售卖,价格每斤25元至55元。”紫金县敬梓镇田头村牛大力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黄作霖说,牛大力浑身是宝,是促进农业增收的好产业。

近年来,为着力发展南药精深加工,拓展南药康养旅游业态,紫金县引进广东省伟泰明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艾草加工厂,开发、制作、销售艾炙条、艾炙贴等产品,并结合九和镇的温泉资源,以天赐康园南药种植基地为中心,打造“温泉+南药康养”旅游线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南药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今年以来,紫金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在凤安镇佛岭村成功试点“小田变大田”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实施“稻虾共作”“稻鱼共生”“稻螺共作”种养新模式,进一步科学整合耕地资源,推进耕地宜机化操作,促进耕地集约、综合利用,提高丝苗米综合产值,全面带动丝苗米产业发展。同时,加快在义容镇、蓝塘镇等水稻重点生产镇建设粮食烘干厂,弥补紫金县粮食烘干短板,进一步打造“紫金香米”区域公共品牌。

“义容镇稻谷烘干中心每天可以烘干25吨至30吨粮食,为当地及附近镇村的水稻深加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合作社和村民节约了很多运营成本。”该中心负责人黄剑锋说。

农业产业实现“多点开花”,乡村振兴“硕果累累”。数据显示,紫金县已拥有鼎和泰、益生菌等十多个丝苗米品牌;现有加州鲈鱼养殖企业7家,桶装养殖规模约2.2万立方米。其中,义容镇有养殖观赏鱼的养殖企业(场)1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上半年产量200万尾,产值约60万元;河源市东谷渔业有限公司养殖企业一期项目已经投产,年产量约500万尾,年产值约250万元,二期发展项目现进入试投产阶段,投产后年产量预计达到1000万至1500万尾,年产值预计750万元;预制菜产业孵化园项目已完成工程总进度20%,基础工程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底可完成2号楼建设任务,现已对接意向入驻企业10家。

强化招商引资 催生现代农业澎湃活力

今年5月,深圳知名品牌民宿沙砾民宿正式落户紫金县凤安镇。根据协议,沙砾民宿将在凤安镇投资沙砾民宿集群文旅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将分三期打造,第一期投资将达2000万元。

健全招引机制、织密招商网络、搭建对接平台、创新线上模式……今年以来,紫金县围绕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做好文章,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精准招商、敲门招商、产业链招商。同时,各镇积极外出考察招商,成立驻点招商和全员招商队伍,推动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项目落地紫金,带动紫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19日,紫金县举办农业招商项目现场签约仪式,23个优质农业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投资总额47.26亿元;11月28日,热点观赏鱼工厂化养殖项目、青水村南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退伍军人创业园农旅开发项目、客茶谷·茶里王国旅游区项目、中能田园综合体项目集中动工,为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加快紫金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县里以选调的方式,选取能力强、素质高、熟悉全县农业资源的精兵强将组建了农业招商小分队,进一步充实了农业招商力量,通过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作用,积极向外界宣传推介紫金特色及农业招商黄金10条,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到紫金投资发展,实现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紫金县相关负责人说,企业签约后,县有关部门组织人员积极对接企业,了解发展方向、需求等,热情、细致地为企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做好要素保障,以更高要求、更严标准、更实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目前,紫金县在谈项目还有30多个。

潮平两岸阔,扬帆向未来。接下来,紫金县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搭建良好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项目进驻紫金,带动农业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紫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本版统筹:田红秀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邓宇权

    上一篇:“两区”并驾齐驱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