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继续保持又稳又好、加快发展态势
“两区”并驾齐驱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11月28日,紫金新材料产业园动工建设,为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快紫金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落户紫城工业园的河源市百世泰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投产,目前订单稳中有升,企业稳步发展。
■紫城工业园首期已全面完成,二期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
核心提示
紫金县在连续3年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二的基础上,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又稳又好、加快发展态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好、后劲强。
当下,紫金已经形成“一园两区”发展新格局,“一园”是指广东省紫金产业园,“两区”是指北区的紫城工业园和南区的蓝塘产业新城。截至目前,紫金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96个,其中今年新签约工业项目36个、总投资110.18 亿元;全市首个预制菜产业园、水墩水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相继动工,国际商贸城和楼宇产业园、电商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等“园中园”项目扎实推进,逐步形成以新电子、新材料、新智造、新医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乡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紫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今年以来,紫金县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兴县”战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抓平台、大抓产业、大抓招商,进一步推动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扩容提升,并形成了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水墩水产业园、义容新材料产业园、茶叶省级产业园、预制菜产业园“多点多园”的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大抓平台】
打造高水平产业平台
紫金产业园跻身省级产业园
近日,记者在河源市百世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世泰)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地赶订单。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非常看好紫金的营商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计划明年初将深圳未搬迁的车间整体转移到紫金,3年内实现年产值3亿元。
百世泰是落户紫城工业园的先进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疗产品等,产品出口欧美地区。该企业今年投产,目前订单稳中有升,企业稳步发展。
百世泰的投产,是紫金县工业经济发展良好的一个缩影。目前,紫金产业园发展提速,已经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的主平台。
今年5月,省政府正式认定广东省紫金产业园为省级产业园。紫金产业园按照“一园两区”规划,分为北区(紫城工业园)和南区(蓝塘产业新城),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未来,在省、市两级政策红利加持下,紫金产业园必将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的集聚地。
紫金要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重点在产业,核心在项目,关键在园区。产业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优质园区是加快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紫金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双区”辐射带动第一圈层。近年来,该县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建设争先行动,加快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扩容步伐,助推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当前,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比翼齐飞”,呈现出“区位优、平台好、势头强、招商形势喜人”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智造、新医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据了解,目前,紫城工业园首期已全面完成,二期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截至今年11月,园区累计引进项目65个,合同投资总额达186亿元,投产企业43家,在建项目18个,上规企业25家,已成为紫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同时,蓝塘产业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在招大引强、产业链招商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以金盛兰优特钢项目为龙头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引进深圳市创能机械有限公司为契机加快打造百亿级新智造产业集群,全力做大做强蓝塘新材料和蓝塘智造两大产业集群,为紫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据统计,截至目前,蓝塘产业新城累计引进项目31个,合同投资总额386.92亿元。
【大抓产业】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 培育工业增长新动能
11月28日,紫金县举行2023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暨紫金新材料产业园动工仪式,新动工项目8个,投资总额37.71亿元,为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快紫金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在8个新动工项目中,由广东天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紫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主要从事矿产品开发和新材料研发与生产,总投资30亿元,计划分3期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年上缴税收4亿元。该项目的动工建设,是近年来紫金县聚焦特色优质产业,开辟工业发展新板块,培育工业增长新动能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紫金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培育“五大产业”、实施“七大行动”工作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焦优势资源,做大产业蛋糕,全力构建“多点多园”发展格局,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水”文章,将水资源变为“水经济”。8月22日,总投资16亿元的紫金水墩水产业园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正式动工。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必将为紫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我市打造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作出紫金贡献。
作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紫金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水产业基础好、前景广阔。去年以来,紫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培育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掘水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发展水饮料及食品产业。
打造预制食品产业发展新高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4月11日,我市首个预制菜产业园——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项目在紫城工业园动工建设。该产业园主要从事集生产、研发、展览、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总投资2.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成后可孵化紫金县30家不同规模企业生产预制菜产品,达产后年产值2亿元以上,年创税收1000万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紫金预制菜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助推紫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再添新动能,压铸产业集群加速。今年10月17日,落户紫金县蓝塘产业新城的紫金县压铸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揭牌,当天共有4家优质压铸企业签约进驻基地。截至目前,该基地共进驻压铸企业10家,初步形成压铸产业集群,为加快紫金县新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紫金县压铸科技产业示范基地位于深圳科技工业园紫金禾远科创产业园,压铸产业目前是该园区的主导产业。据了解,2022年,深圳科技工业园紫金禾远科创产业园示范基地落户蓝塘产业新城,主要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重点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五金模具、新能源新材料、健康食品等产业,吸引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进驻,打造产业链生态圈。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计划引进企业200家,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基地工业总产值可达100亿元,提供超1.5万个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投资8亿元的国际商贸城项目签约落户紫金,楼宇产业园、电商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等“园中园”建设扎实推进,金盛兰二期、怡景矿泉水、聚飞鑫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县产业经济已经形成“多点多园”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势头逐年强劲。
【大抓招商】
实施全产业链招商 一批优质项目落户
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紫金县要实现三大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必须在招商引资上出实招、出硬招。
4月21日,在紫金县2023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暨招商项目签约活动举办期间,全县首批21名“招商大使”正式受聘上任,他们发挥各自桥梁纽带作用,当好紫金招商引资工作的“牵线人”“代言人”,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澎湃动力。
聘任“招商大使”是紫金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有力举措。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着力抓项目、强招商,坚持发展向项目聚焦、工作向项目发力、资源向项目集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高度重视三大产业招商工作,不仅出台产业发展“黄金30条”,实行“一企一策”、项目代办制等惠企服务,而且建立“3+16+21”(3支招商小分队、16个镇“赛龙夺锦”、21名招商大使)招商机制和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企业)制度,围绕新电子、新材料、新智造、水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以链招商,突出抓好龙头骨干企业及抱团发展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产业集聚态势逐步凸显,为助力紫金又稳又好、加快发展积蓄动能。
“专业小分队”招回好项目、大项目。今年,紫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年行动,调整紫金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业产业、农业产业、文旅产业3个招商引资小分队,出台奖惩制度,推动各级各部门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全民招商。同时,借助首批21名“招商大使”等多方力量,在深圳市龙岗区成立紫金招商展示中心,联合开展专业化招商、全域招商、全产业招商。今年以来,招商小分队共考察企业148批次,洽谈项目 358 个,签约企业(含框架协议) 72家,意向合同投资总额156.69亿元。
惠企暖企行动助力企业做强做大,吸引更多企业落户紫金。该县严格落实县领导挂钩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卡壳”难题,持续深化和拓展企业代办制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累计为53家企业共245个项目提供代办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相关问题,组织指导9家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培育上规工业企业11家。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