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鹤市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推动典型镇村建设
筑梦镇村焕新颜 鹤舞振兴书华章
■风景如画的观鹤步道
■鹤市打造美丽乡镇入口通道
■入驻鹤市镇新圩区的企业生产车间
■美丽的鹤市
核心提示
冬日暖阳,柔和地照在龙川县鹤市镇的土地上。在鹤市圩镇的核心区,一条特色示范主街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街道上熙熙攘攘,叫卖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续写着这座“千年商市”的繁华与热闹。
2024年以来,鹤市镇党委政府将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支点,聚焦“整镇打造”战略,精心布局“一核一轴一带三区”发展格局,通过强化“联城带村”,激发乡村内生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提速、城镇建设提能、乡村振兴提质、生态环境提绿、基层治理提效,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华丽篇章。
整镇打造 擘画建设美丽圩镇
走进鹤市圩镇,叫卖声此起彼伏,街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各种果蔬鲜嫩欲滴,鱼虾活蹦乱跳,绘就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画卷。
圩镇所在地,即是鹤市镇整体布局中的“一核”。在典型镇培育建设过程中,该镇突出“整镇打造”,构建“一核一轴一带三区”整体布局:入户门户形象轴、滨河生态景观带及商贸经济区、公共服务区和便民生活区。
近年来,鹤市镇党委政府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典型镇建设,以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为抓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整治提升圩镇风貌。
鹤市镇分别以205国道进镇路口、广龙高速公路进镇路口作为美丽乡镇入口通道起点,建设了门户标志,对沿线道路进行包括铺设沥青、完善绿化、增设人行道和安装路灯等在内的改造升级,打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镇入口通道。
依托穿镇而过的鹤市河,建设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河道。依托圩镇全民健身广场,连片打造绿美生态小公园。对鹤紫路段沿线房屋的外立面进行提升,镇容镇貌整体风貌协调性迈上了新台阶。对镇农贸市场进行优化提升,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的农贸市场。盘活闲置空间资源,将镇国税原办公楼建设成为美丽圩镇客厅,打造鹤市人文新地标。
值得一提的是,鹤市镇还将典型镇建设与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建设美丽示范主街。该主街选址位于老鹤紫路,主要通过实施外立面提升工程和路面及排污排水工程进行整体打造。改造完工后,将解决该路段每逢雨季易积涝的难题,得到街道两旁住户的称赞。
同时,鹤市镇还全力推进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养老、文体、道路、商超、快递物流、冷链设施等九项基本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圩镇的公共服务能力。
在做足“硬”功夫的同时,鹤市镇还做好“软”文章。成立了镇级城管队伍,积极开展圩镇“六乱”整治行动,引导流动摊贩入市经营。目前,圩镇街道上的摊贩已经进驻农贸市场经营,商户也基本实现了进店经营,道路更通畅了,路面更整洁了,人居环境也更舒适。
圩镇的改变,让镇域营商环境得到质的提升。南北两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将人“引”了进来,先后吸引了腾天百货购物中心、兴汇家百货商场等综合型商场入驻。日益完善的圩镇基础设施则把人“留”了下来,“鹤市圩”的热闹也水到渠成,两个综合型商场带动日均客流量超1000人次。以“圩”联村、以“圩”联农,“鹤市圩”吸引了本镇及周边镇村群众前来赴圩,为该镇的圩日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擦亮了“千年商市”的金字招牌。
设施的完善,也让更多的城市元素进入乡镇生活中。空闲之余,群众或聚在镇全民健身广场上跳舞,或者是三五成群前往滨河生态景观带,在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观鹤步道”上散步。
得益于美丽圩镇建设,越来越多的“百千万工程”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为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环境。
产业兴镇 蹚出一条发展新路径
新年伊始,鹤市镇的新圩再传喜讯:鹤市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暨镇助农社会化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烘干加工、冷链仓储等农业托管服务将是新的一年里的工作亮点。”说起镇助农社会化服务中心,鹤市镇镇长钟平基介绍,该项目是该镇党委政府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创新之一,由该镇强村公司自主经营,对接市场需求,为农业企业、种粮大户等市场主体提供集约化的烘干加工、冷链仓储等农业托管服务,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深度结合。
鹤市镇助农社会化服务中心将在强化“联城带村”和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烘干加工方面,该镇及周边乡镇种粮大户约140户,覆盖种植面积3800多亩,预计年产量可达3420余吨,按照本地市场农业托管价,年营业额有望达到52万元。在低温冷储服务方面,全镇及周边乡镇种植果蔬作物的经营主体约80家,预计覆盖种植面积可达2000余亩,冷储市场潜力大。
该中心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增强鹤市镇作为中心镇的联城带村节点功能,走出一条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的新路径。
产业兴镇,镇域产业发展是鹤市镇全面振兴的关键。目前,龙川土包子农产品有限公司、同源达(龙川)电业有限公司、河源祥晟电子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入驻新圩区,累计为本地及周边乡镇群众提供280余个就业岗位。
临近春节,同源达(龙川)电业有限公司、河源祥晟电子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机器飞转,200多位工人忙生产、赶订单。订单充足不仅让企业年产值增幅不少,也让在此务工的村民鼓起了腰包。在该公司上班的鹤市镇村民叶小红就深有体会:“公司离家近,每个月能拿到3500元的收入,工作、顾家两不误。”
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相对于制造业的忙碌,深冬的农业发展也如火如荼。走进冬种基地,1000多亩的油菜地生机盎然,油菜长势喜人。据龙川土包子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合清介绍,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2000多亩地,其中包括1000多亩的撂荒地,先后建设了蚕豆、蔬菜、油菜、丝苗米等种植基地,带动优质绿色产业发展,成功打造了省级“菜篮子”蔬菜基地和“粤字号”丝苗米示范基地。基地的建设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100多个务工岗位。
在镇级制造业、现代农业崛起的同时,另一种新颖产业也悄然在鹤市这块热土上萌芽生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在龙川县鹤市镇河布村苗圃场,桂花、沉香、红花榉木等苗木茁壮成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去年以来,河布村通过探索“绿富双赢”模式,建立“以木养木”循环经济产业链,明确强村公司股权构成,建立健全分红细则,共享强村公司经营红利。
扮靓颜值 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沿着观鹤步道悠然漫步,清澈的鹤市河水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葱郁的乡村景致。
这是一条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河道。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得到保护修复,水安全全面提升,特色景观与游憩系统浑然一体。美丽河道建设,不仅增设了人行步道、景观照明与彩色灯带,还进一步提升了河道的行洪能力,确保了区域防洪安全,惠及了2万余居民。
河道的“改头换面”不仅为周边群众带来生产生活的便利,也是鱼类及鸟类的家园。这里,长年有白鹭栖息于此。鹤市河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鱼跃浅底、水草丰茂、白鹭翩飞”的美好愿景。
该镇加大城镇建设和风貌管控工作力度,持续提升乡村的颜值与品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不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鹤市镇在全域推行“人居环境整治五包”责任制,动员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美丽庭院·绿美龙川”活动以及房前屋后专项整治,党群携手共创美好家园。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并将环境卫生、庭院绿化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
鹤市镇党委政府坚持“项目为王”,积极招商引资,将产业引入乡村,进一步激发镇村经济活力。目前,该镇已拥有1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引入了2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与企业共建了2家“富民工坊”,为当地及周边乡镇群众提供了超过200个的就业岗位,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策划:邹静 刘豪 甘国科 丘文敏 ■统筹:陈小玲 黄砺斌
■组稿:本报记者 朱晓颖 特约记者 曾祥太 通讯员 林璟仪 ■摄影:本报记者 黄赞福 欧阳柳 殷鑫 冯晓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