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龙川县

龙川县佗城镇枫深村:

工业村转型乡村旅游景区 三产融合发展强村富民

2023-12-14 16:25:15 来源:河源日报

03670d62adf8ccb24ec145d1d229c488_hyrbs1214006_001_01_s.jpg

■枫深村尝试发展山村“夜经济”,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 钟基广 摄

4b5a7e67bffef25670593cf21528d71e_hyrbs1214006_001_02_s.jpg

■枫深村引进企业投资建设娱乐设施,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夯实了基础。

39f318f3a1d27bd80fa6aecbbd6373ca_hyrbs1214006_001_03_s.jpg

■枫深村依托红色资源,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b8b04f7549e3d22791ff432d584f35f0_hyrbs1214006_001_04_s.jpg

■田螺山公园一角。近年来,枫深村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环境。

核心 提示

到2025年,争取创成3A级旅游景区,这是龙川县佗城镇枫深村近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到2027年,枫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将达200万元以上,打造成为全县具有乡村旅游、夜经济、康养温泉等知名度的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枫深村在龙川县委、县政府和佗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借“百千万工程”东风,秉承乡村运营理念,依托毗邻县城和千年古镇佗城等优势,致力发展乡村旅游,引进企业建设景区,率先发展乡村“夜经济”,探索做优做强研学产业,在做旺人气、做强产业、做强经济的同时,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工业强、旅游旺、生态美、百姓富,在乡村运营理念下,昔日的河源市工业第一村的枫深村,在不久的将来,将蜕变为一个乡村旅游景区,探索出一条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引进企业发展旅游

工业村向景区迈进

佗城镇枫深村,从龙川县城驾车8分钟就可到达的地方。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游客驾车到枫深村,参加啤酒音乐节,听一听音乐会,看看以前只在电视或书本上见过的可爱动物,在乡村旅游中卸下繁忙生活的疲惫。

与人们之前记忆中的工业村不一样的是,现如今的枫深村正朝着乡村旅游景区迈进。从村口沿着村道走到田螺山下,新建的南越动物园、游乐场就映入眼帘。这个地方,曾经是枫深村的一个小公园所在地。自去年开始,枫深村村委会携手企业对该公园进行改造升级,再整合村中闲置资源,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枫深村南越文化乡村旅游基地。

在东莞打拼多年的企业家、龙川县义都镇人魏春强,就是枫深村乡村旅游项目的“合伙人”。经过协商,他和村里的“强村公司”、枫深村村委会携手挖掘和整合有关资源,建立龙川南越红色研学国防教育基地,致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龙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乡村运营的理念。”魏春强表示,市场化是产业做优做强做大的一个关键,除了目前已经有的旅游项目,接下来将建设植物科普园、农耕体验园等项目,在满足学生研学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吃住玩、康养文化等,充分发展枫深村的夜经济,打造“两天一夜”的旅游项目,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作为乡村运营下的招商引资项目,枫深村村委会对乡村旅游建设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把县里的奖励资金作为强村公司的启动资金,与企业共同打造3A级景区。”枫深村党总支书记陈飞川表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从低端传统工业向绿色生态发展的必由之路。

枫深村是我市首个工业村。2002年4月27日,龙川县人民政府批准枫深村设立工业园,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获批后,枫深村村委会以入股分红形式筹资400多万元,办起了我市首个村办工业园,先后引进17家企业入驻。作为工业村,枫深村实现近七成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县遥遥领先,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200万元。近年来,一些高耗能的企业从村工业园陆续退出,村集体经济锐减至2021年的40余万元。如何破解枫深村的发展之困,成为摆在佗城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案头上的重要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年初,龙川县组织学习团队前往浙江省,学习该省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学习归来后,龙川县结合县域特点、镇村特色,在全县组建成立“强村公司”,保护开发本地资源,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职业经理人运营乡村,最大限度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村民就业增收。

浙江学习之旅也让陈飞川的视野进一步开阔、思想进一步解放。回来后,经过详细认真的调研,经村“两委”研讨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等方式,报请佗城镇党委政府同意,决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枫深村发展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陈飞川表示,枫深村距离县城近,毗邻赣深高铁龙川西站,又隶属于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佗城管辖范围,无论是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优越。

正因如此,枫深村村委会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龙川县南越文化乡村旅游有限公司、龙川县枫园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鋆和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农文旅公司,利用村集体自有资源,通过强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乡村旅游产业。

魏春强非常认同陈飞川的观点,不谋而合的他们以“强村公司+企业+村民”的形式,投资建设了枫深村南越文化乡村旅游基地,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率先发展乡村“夜经济”

“啤酒节”“音乐节”亮相

如果说,枫深村在21年前凭借开办我市首个村办工业园出名,那么今年的枫深村则因率先发展乡村“夜经济”火爆“出圈”。

在热爱啤酒、烧烤、小吃和音乐人的记忆里,今年8月份的枫深啤酒美食音乐节是那样的鲜亮难忘。南越乡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一加一企业管理(河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这场“夜经济”活动,村民和游客尽情享受着夏日夜晚里“啤酒+美食+音乐”碰撞的快乐。

28天的“夜经济”,15万余人次的接待量,沉寂的枫深村再次声名远播。随之“出圈”的还有龙川各种特色美食和各类非遗文化。

“牛筋糕卖了数千盒,是平时的10倍销量。”南越德食品有限公司是枫深村工业园里的一家企业,主要生产牛筋糕、铁勺饼、猪油糖、牛耳朵等各种客家糕点类食品。在8月份的啤酒美食音乐节上,软糯香甜的牛筋糕、猪油糖和爆香酥脆的铁勺饼、牛耳朵等传统小吃非常受追捧。

火“出圈”的还有龙川的非遗文化。龙川县古邑非遗流动大舞台文化惠民展演在啤酒美食音乐节惊艳亮相,在五彩斑斓的灯光照射下,杂技、山歌、快板、马灯舞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让村民和游客与独具客家文化特色的非遗节目来了一场零距离的视听接触,而通过演唱会与非遗文化的互动相融,在带给游客文化盛宴的同时,进一步弘扬龙川非遗文化,使优秀传统技艺在乡村中焕发新生机与新活力。

啤酒美食音乐节“点燃”了枫深之夜,拉开了这个山村“夜经济”的序幕。唱响红歌庆国庆,心怀赤诚颂祖国,9月29日至10月3日晚,“爱国教育艺术团·龙川南越国庆节演唱会”在枫深村上演,来自中国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的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和歌手们引吭高歌、倾情演绎,《我的祖国》《咱当兵的人》《延安颂》《我的太阳》等脍炙人口的经典红色歌曲回荡在枫深村的夜空。台上台下同频共鸣,歌手与村民、游客共同以最美的歌声热情讴歌伟大的祖国,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深情祝福。

在举办演唱会的同时,落户枫深村的南越动物园和跑马场开业迎客,枫深美食城和游乐场正式运营,1万余人在这里喜庆中秋、国庆“双节”,把枫深村的乡村旅游推向一个新高潮。

而枫深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脚步并未停止,在率先尝试村级“夜经济”的同时,枫深村还把发展的眼光聚焦到“文旅+研学”,龙川南越红色研学国防教育基地就此应运而生。入驻枫深村的3家文旅公司携手强村公司和村委会整合村里的资源,如村文体广场、闲置村小学、荒地及田螺山红色革命旧址等,建设红色研学国防教育基地。同时,与有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桂冠的佗城景区携手合作,将红色研学进一步拓展,为学校提供丰富的研学产品。截至11月,龙川南越红色研学国防教育基地接待研学人数达6万多人次。

借乡村振兴东风,深挖红色资源、产业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致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枫深村秉持“以夜带业,以夜兴业”的思路,依托丰富旅游资源,打造南越乡村文化旅游研学实践营地,创新“文旅+研学”思维,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打造“夜经济”的消费模式,以“农”为根基、以“文”为神韵、以“旅”为表达,让村里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激发“夜经济”更大活力,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探索走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新路

赛出优势,招引乡村建设“合伙人”。今年10月12日,龙川县举办“百千万工程”乡村运营行动发布大会,从全县24个乡镇315个行政村评选出的5个镇、8个村登台推介本镇本村优质招商项目,公开寻找乡村建设“合伙人”,为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乡村运营行动发布大会收获颇丰。当天,有11个项目成功签约,涉及农村休闲观光旅游、民宿、粮食种植及加工、养殖等产业,合作方式有土地入股分红、租赁等合作经营方式。

投资2亿元的枫色花海特色旅游小镇项目是该次发布大会投资总额最大的项目。该项目落地枫深村,是集农业旅游观光、住宿、餐饮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旅项目。该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运营,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就近就业。

“非常看好这个乡村旅游项目,将加快建设步伐,早日动工建设、早日建成、早日营业,带动枫深村及周边相关产业发展。”黄燕青是深圳市鋆和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与枫深村村委会签订了共同开发枫色花海特色旅游小镇项目意向合作。

在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中,龙川县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筹办乡村运营发布大会,即由党委政府搭建乡村资产与社会资本的对接平台,全面立足镇的特点、村的资源,以盘活利用乡村资源和资产为目的,以乡村运营为手段,创新举办全县性乡村运营行动发布大会,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和市场主体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枫深村已经尝到了乡村运营理念的甜头。首先,村级乡村旅游基地得到进一步扩展,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目前,入驻枫深村的龙川县南越文化乡村旅游有限公司、龙川县枫园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鋆和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农文旅公司,利用村集体自有资源,通过强村公司合作,与枫深村村委会联手打造出龙川枫深村乡村旅游基地和红色研学营地,首期拟开设四季花海、农耕采摘园、跑马场、动物园、植物园、研学营地等36个大型项目。该旅游区的动物园、跑马场、游乐场等在国庆期间开园试营业,其他旅游项目也将相继推出。其次,村经济进一步活跃,村民收入多了一条渠道。枫深村村委会与加盟企业合作开发,除分红收入外,每年可收取22万元的场地租金及管理费用,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在旅游区就业、售卖农特产品,增加了收入。

“今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突破100万元。”陈飞川仔细算了一笔账,枫深村在去年固定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了旅游类的收入,今年将重回村集体经济年度100万元的行列。除了账面上的增加,剔除往年对田螺山红色革命旧址、村小公园、村文体广场的维护管理费用,村委会可支配的资金进一步增加。

而村民也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受益颇多。1967年出生的黄洪奎在村里的景区担任保安,年收入3万多元,再加上妻子在村里干洗企业上班,夫妻二人年收入近7万元,过上了稳定的幸福生活。而在此之前,黄洪奎干过电子厂流水线的活,也跑过营运车,收入并不稳定。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不得不在家务农,现在村里有了旅游产业,有事可做有班可上,让他感觉生活有了奔头。因此,黄洪奎特别珍惜现在的工作,工作之余,他义务清扫村道,帮助村里打理村道绿化,希望游客来了枫深村,看到的是一个干净卫生、树绿花艳的乡村。

从工业村向乡村旅游景区转型,枫深村发展之路艰辛且漫长。据陈飞川介绍,接下来,枫深村将继续发力于“百千万工程”,持续做好乡村运营文章,立足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及区位优势,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以乡村文旅融合、产业联合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推进乡村振兴,为龙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统筹:黄海龙 钟剑锐 刘豪 甘国科 陈小玲

■组稿:本报记者 陈小玲 特约记者 曾祥太 通讯员 王国超

■摄影:黄赞福 冯晓铭(除署名外)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