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即开工 省时又省钱
河源国家高新区这一模式获评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本报讯 记者 邓燕琴 特约记者 聂燕民 通讯员 陈晨 陈小燕 近日,市委改革办通报2023年度河源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河源国家高新区实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在列。
去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切实提升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河源国家高新区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推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新举措,通过提前介入、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模式等措施,助力企业快速动工建设、助力项目开工再提速,形成了签约一批、动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局面。
河源国家高新区是我市工业主阵地,每年都有大批新落户的工业项目动工建设。该区通过调研发现,投资企业反映“审批难、审批慢、审批烦”问题较为普遍。项目建设审批涉及的部门多、材料多,企业因不了解审批政策和具体要求,普遍存在“不知怎么办”“要件不齐不能办”等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项目早一天投产,就能多一天收益、减少一天运营成本。为此,高新区聚焦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缩短审批时间,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项目建设审批管理体系,为高新区又快又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发展空间保障。
在实际改革措施中,项目签约落户后,河源国家高新区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后补、并行预审、项目包办等综合举措,让企业可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在企业摘牌获得土地使用权后,规划意见函、施工意见函随即发放,实现“拿地即开工”。
同时,建立落户项目促动工及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服务专班,指定人员包办项目,成立一个项目微信工作群、指定一个包办人、告知一份动工前温馨提示、提供一份国土局所有建设业务容缺申请资料清单,解读一份落户项目促动工工作流程手册,提供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程跟踪服务。
“拿地即开工”模式实行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河源国家高新区对园区范围内社会投资的工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的新建、改扩建项目采用“拿地即开工”流程,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从“企业跑断腿”到“信息跑通路”“拿地即开工”。
流程材料“再精简”,企业由原来常规审批流程涉及的10余项审批事项,精简为仅提供1张表格及14项申请材料,即可获取出具规划预审同意函和施工登记意见函,审批效率明显提升。
开工效率“再提速”,企业开工时间由原来的25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如河源市玖鑫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项目作为“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第一个受益的项目,不到1天时间即获取规划预审同意函和施工登记意见函。
企业成本“再节省”,有效减轻了企业前期时间和资金等各种压力,切实为企业减负,让企业实现“晚投早收”。截至目前,企业的建设周期基本实现在一年半时间验收投产,对比传统建设周期,达到优化50%时间成效。2023年,金晟、捷美瑞、玖鑫、紫泉4个项目通过“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动工,可提前6个月验收达产,使企业在建设期间的平均成本大幅降低,企业满意度明显提升。
2023年,河源国家高新区新签约超亿元项目32个,超10亿元项目3个,合同总投资额83.8亿元;推动新动工项目35个,新投产项目30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