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县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023-06-21 10:20:18 来源:河源日报

fc04c929f5f10994b9cec7bcb9616ee4_0621004_001_01_s.jpg

■东源县省级丝苗米产业园——柳城镇下坝村智慧农业示范园内,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作业。

d49df6195e2734cd1d457cfd13eb2309_0621004_001_02_s.jpg

■东源县顺天镇白沙村垦造水田点,无人机正在进行播种。

8ed83cff5ed0619201870e15be26a4eb_0621004_001_03_s.jpg

■东源县骆湖镇小水村垦造水田项目

5e82a3fa762131a88b85c7435d3870a4_0621004_001_04_s.jpg

■去年6月10日,东源县邀请省测绘院、省有色地防中心、市自然资源局的业务骨干为全县自然资源工作人员进行授课,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资料图片

ae1a1bd6b6d499ddfa03e382b470d6a7_0621004_001_05_s.jpg

■东源县涧头镇乐源村垦造水田水稻长势喜人 黄赞福 摄

核心提示

今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东源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市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切实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了市下达给东源的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实现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成效篇】

实现全县耕地占补平衡

东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定《东源县乡镇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把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地方党政年度绩效考核,落实土地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东源坚决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占水浇地补水浇地”的工作要求,以纳入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的各类项目为基础,持续加大土地整治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垦造水田工作,先后研究制定《东源县垦造水田工作方案》《东源县灯塔盆地垦造水田工作方案》《东源县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等红头文件,明确垦造水田工作目标、要求与措施;因地制宜将自然条件较好,特别是集中连片、适合规模化垦造的地块优先纳入垦造水田开发,依法依规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连续多年超额完成了市下达东源的耕地保有量任务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措施篇】

高质量完成不实补充耕地整改工作

东源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严起来”的工作要求,把不实补充耕地整改工作作为保护耕地首要任务,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储备补充耕地整改领导小组,严格对照要求,自我加压,认真分析,加强研判,分解任务,细化完善“路线图”“时间表”,将这项工作细化为整改攻坚战、耕种攻坚战、验收攻坚战“三大攻坚战”,以时间倒逼进度,及时解决项目遇到的问题;采用高位化推动、扁平化协调、一体化推进的模式,全力以赴攻坚不实补充耕地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据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县不实补充耕地整改项目共开展红线范围内整改面积20355.83亩,目前部级已审核通过全部(80个)项目,按政策扣除坡度系数后,审核通过的耕地指标为16943.7亩,水田指标为346.3亩。

东源不实补充耕地整改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但落实了国家下达给东源的整改任务,而且保障了东源县新材料产业园、盐东现代物流园、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核心区、东源医共体等重点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需要。尤其是在耕地保护制度上勇于探索创新,东源全面落实以“进出平衡”为核心的耕地用途管制制度,充分利用耕地恢复潜力调查评价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成果,重点对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其他农用地或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等“非粮化”行为实行严格管控,其主动申报省级耕地恢复和“进出平衡”试点工作在省调研组会议上受到了省自然资源厅高度肯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源面对涉及步骤多、整改时间短等情况,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同步出台《东源县补充耕地项目涉林及林果类农作物整治工作方案》,要求项目范围内各类“非粮化”作物限期完成退出并改种粮食作物,有效解决了整改过程中“非粮化”作物的突出问题;坚持整改、耕种、验收同步抓,统筹备足整改所需粮食种子,根据天气预测做好耕种准备,确保了土地整改完成同步完善耕种工作;坚持严格按照“边整改边耕种边测量”的方式推进整改,对仍有整改潜力的地块继续推进整改并同步做好育苗工作,对已整改的项目及时验收报备,对整改不到位的项目及时提升完善,确保整改、耕种、验收三同步。

科学规划推进垦造水田工作

东源把推进垦造水田工作作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建设用地占补需求,进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按照省、市的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原则、责任和要求,坚持科学统筹规划,高质量稳步推进。

据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20年,全县实施垦造水田项目4个,面积2003.81亩,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2021年,全县实施垦造水田项目11个,面积2057.93亩,项目基本全部实施完成;2022年,全县垦造水田任务800亩以上,选址在船塘镇、顺天镇,面积约911.75亩,项目已完成公开招投标,预算总投资约6800万元,已申报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5400万元;2023年度垦造水田工作已立项项目6个,建设规模1287.96亩,拟新增水田面积约1210.11亩,项目预算总投资约9853万元,已申报2023年第三批专项债7800万元;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及编制园地论证报告项目5个,建设规模1496.52亩。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杨柳 朱颖铿

■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杨坚

    上一篇:“农文旅”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