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诗话五则

2024-04-29 15:54:20 来源:

■叶力为

诗材大小

有人言三余(注:和平凌新南先生,字三余),种菜诗,摘菜诗,烹而诗,爵而诗;病而诗,妻伺诗,朋问诗,恙又诗。至穗诗,返和诗。皆小材。噫!谁家以诗材大小论欤? “诗毒”之甚于老干体

老干体者,多空洞,口号也,非诗语。原出读书少而好装风雅之退休公职,故云老干体。然有以诗度日者,或数日一诗,更有一日一诗甚而一日数诗者,言之无物,为写而写。初看,虽不出彩,似无大碍。读之三,已知其千篇而一律矣。尚借网络播发,流毒甚于老干体,惑人欺世最深。

和诗

若只用韵,意不关,非和诗。相关者,答、辩、顺、曲是也。

答辩虽易,亦须诗才,语境为上。若毛公之“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苏翁之“谁知白首长河路,还卧当时送客风”是也。顺曲尤难,须于原诗发新意,或有递进,或开生面,方为上乘,欧阳永叔“与世渐疏嗟老矣,佳节乐事岂相关”、胡邦衡之“照眼双明清可掬,闲情一味淡相看”是也。

意合

南海谭莹,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其《壬午除夕》“纸帐芦帘赋索居,先生清兴复何如。门前债客多于鲫,犹典残钗购异书”,结句与吾之《中秋前夜望月,思至和城十六年,有吟》“廿载营生似漏船,逐流颠簸浪弥天。辛劳凑得三餐米,常嘱妻留买墨钱”结句味同,偶合。

福建林佶,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其《戏书楼鹤巢壁》“终日屏挡砚席间,童心昔习未曾删。绝怜矮阁低檐下,刮目能看万重山”,结句以低矮见多,与吾之“青山且作围墙看,万亩庭宽莫说贫”以多见富,道殊而终一,偶合。

无锡顾祖禹《送王石谷归虞山恽正叔归昆陵》“虞山西上指昆陵,二妙归与怅不胜。乍雨乍晴谁是主,忽寒忽暑竟安凭。何年游屐同时发,此会离情一夕增。相忆惟应独寤语,菊花开处梦层层”。吾邑徐延第《春日登阅江楼》“客里登楼纵目难,逢春随意倚栏千。岩回旧翠诸峰削,峡束飞流一线宽。世事赤眉悲战垒,人情白眼叹儒冠。乡心云影同飘忽,都逐东风淰淰寒。”顾诗写惜别日后怀人,徐诗写登楼观感思乡,暗合。中“梦层层”“淰淰寒”,同有愁肠百转之意味。

拟声

清曾灿《六松堂诗文集》有“啾啾阴雨暗吹来”句,甚合诗之意境。啾啾,多拟鸟鸣声。而曾诗用啾啾拟之风雨,似闻冷风裹雨扑人而来,触物声出,其声因环境不同而异,“啾啾”乃神合。

    上一篇:《文章读法》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