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红薯
■梁泳
对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红薯可能是最为深刻和难忘的一种农作物。红薯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区域,有叫地瓜的,有叫红山药的,还有称之为红苕,不管它有多少种叫法,都改变不了它在农家人眼里的分量,要是生活中少了它的存在,我相信这在农家人的日子里,就如炒菜时少放了盐,变得淡而无味,生活没有了情趣。
自能记事起,老家除了种植水稻及其它农作物以外,最少不了的就是红薯了。因为红薯不挑土地的贫瘠,只要在合适的时节,有足够的光照,简单地把土地起垄,种上十多厘米的红薯藤苗,不用施放肥料,待到秋风吹起的那一刻,便可收获累累的硕果了。红薯因为其粗生粗长的特性,在农家人眼里,从来就没有被过多地重视和珍惜,对于成熟后挖回来的红薯,随便堆放在屋内的一角就完事了。
我对红薯的最深印象,就是自己童年的那段艰苦的岁月。家里兄弟姐妹多,家中自产的稻谷不能满足一家人的口粮,因而每年的三四月份,便是家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此时,我们家的饭里,便加入了红薯干,伴着一粒粒白白的大米,一同出现在我们的碗里。让我们感到特别无奈的是,那时的一日三餐,红薯都会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红薯干拌饭、蒸红薯、烤红薯、红薯粥,只要你能想象出来,它都会一样不差出现在你眼前。不用靠吃红薯干拌饭,不用吃红薯充饥,天天能吃上白米饭那该多好!这成了童年时最大的奢望。可就是这红薯,支撑着当时像我家一样的广大农村家庭,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走出艰苦贫困的日子,按理说,不值钱的红薯,应该会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了吧。可是,在物品富足、生活宽裕的今天,红薯不但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而且还像奢侈品一样,丰富了我们更加多彩的生活。加工精细、包装完美的红薯干,摆上了超市的柜台,伴着糯米一同油炸的红薯丸子,成了春节等节日里少不了的点心,也不时出现在高档酒店餐桌上的粗粮拼盘上。回想起当年,真恨不得把收获的红薯早点处理完毕,就能结束顿顿红薯干拌饭的艰难时日。而今,一到红薯收获的季节,城里人便要呼朋唤友,不顾路途远近驱车几十甚至上百里来到乡下,买上几十斤,心满意足满载而归。“多亏这些天吃了红薯,这肠胃舒服多了,整个人的气色也好多了。”不但如此,如今哪家能存点红薯,这生活中也有了更多的话题,更有了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时下的生活节奏快了,生活富足,日子也更加丰富多彩了,可是人们总觉得,心中憧憬的幸福却无从说起,总让人感到困惑和压抑。身处高楼林立的闹市,总感觉不如只有几间砖房的老家实在,走在美不胜收的公园或是名胜景区里,总觉家乡的小桥流水更值得怀念。翻开以前的老照片,回忆起以前甚至更久远的日子,心中便无限感慨,逝去的岁月多么让人怀念,总想着要是时光能够倒流,回到以前那该多好。一时间,我本来在这里说着红薯,却说起了与它不相干的从前岁月,这是不是跑题了?细思许久,我在突然之间,却找到了一块小小红薯与我们岁月长期共存的答案,那就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最经得起人们珍惜和怀念的,不是别人的锦上添花,而是寒冬里的雪中送炭。小小的红薯,不显山不露水,就是被遗忘在最偏僻的一角,也会保持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其实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不需过多奢望和需求,人的索求越简单,便能越容易实现和满足,幸福便触手可及,这就如在饥饿之时,拥有一个小小的红薯,人生便可足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