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明月点亮我们的心灯

2023-10-25 11:30:42 来源:

■陈学仕

每个中国人的窗口,都挂着一轮明月。

那窗户,是与古木朱漆、雕梁画栋为伴的一方画框,也是将月光漏入屋宇的一方心田。窗户里,关着或长或短、或正或攲、或方或圆的一方月光,关着婆娑的树影和主人的心事。有时候,也会用诗词曲赋串起一段段柔软温暖的佳话。

那月光,是游子思归的坐标,也是亲人温暖的怀抱。月光下,有一白如银的霜雪、鸡声茅店的清寒,亦有江潮连海的壮阔、满载星辉的舟楫。从嫦娥奔月的星辰崇拜,到“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戍边之思,再到《月光下的中国》的激情吟诵,我们对着那轮明月,仰望了几千年,沉思了几千年,也吟唱了几千年。

那明月,有时圆得像一只玉盘,盛满无数浪漫;有时却瘦得像一支细钩,挂满无限心事。

融融的月华,落满大地,落满窗棂,也落满一颗颗敏感的诗心。

无论何时何地,当你抬头遥望那一轮洁白,心中总会想起牵挂的人,想起思念的故土,想起难忘的旧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明月,将天涯之遥的相思拉到咫尺之近,能触摸到对方手中的温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把千年前一个人的心愿,化为千年后一个民族共同的祝福,涓涓细流终汇成浩浩洪流。

明月,装饰着中国人的窗子,也装饰着中国人的乡愁,装饰着中国人的梦。

明月是美的。老百姓描述女孩子的美:“你那弯弯的眉毛像月亮。”诗人形容佳人的美:“你的美是月光下的庭院。”那份娴静素雅,是古典的,东方式的,只有明月才能够用以比拟。

明月是充满诗意的。韩少功把她比作“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他说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夜晚,是那种能看到“月亮从树荫里筛下的满地光斑,明灭闪烁,聚散相续”的夜晚,那种能听到“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的夜晚。

在我心里,月亮是一枚别在中华文化胸前的徽章。如果要把这枚徽章比作是一个人,我认为这个人首推庄子——那个顺应自然之道在天地间作逍遥游的庄子,即便饥肠辘辘也要执着地守护心灵中的那份清洁的庄子。鲍鹏山说:“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读到这一句话,便觉得与先生心有戚戚焉。

相比于光芒四射的太阳,月亮无疑是柔弱的,她甚至还要借助于太阳的光,才能够让人们发现它的存在,可你却不能因此而无视她。她总是不事张扬,就像古书典籍里一个羞涩的恋人。

想到明月,便会想起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境,这月,这人,这浪漫,是天然地相契相合的。有现代诗人说:“我在月光里/月光也在我怀里”“你睡着的时候/我正抱着一轮明月”。过滤掉了尘世的喧嚣与嘈杂,充满爱的孤独,亦充满爱人的温度。

似乎没有哪位诗人不爱明月。唐代诗人曹松称赞她“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现代诗人康雪的眼里,她又是那么的善良:“只有它能伸出洁白的手指,轻易地/拿走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我看来,只有心地虚静、淡泊名利的人,才能够成为明月的知音。

我愿每晚隔窗望月,怀抱一袭清辉。

那一轮明月,点亮我们的心灯,使我们成为精神明亮的人。

    上一篇:星星的语言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