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
■王彩虹
第一次买房时,小孩还没出生,家里人口不多,就专门为自己设了间书房。书房不大,因地制宜,临窗摆张L形书桌,另两面墙是书柜,配上凳子,空间充足活动自如。
坐在书桌旁,望出窗外,能看到香樟树的树枝,微风吹来,翠绿的树枝摇曳,如轻声细语般在与清风聊天。每年春天,香樟树都会开一串串米黄色的花儿,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每天太阳一出来,整个书房就洒满了阳光。我怕冷,但书房的冬天温暖得惬意怡人。
家里专设书房的应该不多,我为自己拥有间书房感到满足。
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裹挟着责任往前走。小孩出生了,需要请阿姨照看,两个老人老了,为方便照顾搬来一起住。家里人口急增,房间不够用,书房只好腾出给阿姨住,小孩长大后,又变成了小孩的房间。
曾经拥有书房的惬意似乎给平常的生活磨平了,但心中真正拥有自己书房的渴望从未消失过,一直暗暗梦想,等下次换新房一定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
梦想归梦想,再次换新房,我还是没能拥有自己的书房。后来为方便自己看书习字,只好在饭厅摆了一张大书桌,大书桌上面铺上书毡,靠窗傍墙,窗台摆上毛笔架、一盆文竹盆栽、二姐送的小石头摆件,书桌放着自己经常用到的电脑、台灯、笔筒、书帖、练习纸等,最后配把椅子,这个饭厅一角,就是我的书房了。
一个周末的清晨,吃过早餐,闲来无事,便端坐在书桌旁。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雨水从窗眉落下,像若隐若现的水珠帘。窗台上的盆栽文竹叶子总是向阳生长,如不是有玻璃挡住,早就伸展出窗外了,那天看它的姿势,感觉像是要接住外面的雨滴,来滋润它嫩绿的细细的叶子。我笑了笑,心想,植物也是有思想的。我打开书桌上的书,翻到昨晚没看完的那页。室内很是安静,偶尔还能听见打在玻璃的雨滴声。此情此刻,我不禁想起“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我欣慰自己虽没有登上高台放歌的境界,但悠闲地坐在窗前听雨读诗的景致是品到了,的确很美!其实没有专用的书房又何妨?那个周末又感动了自己。
因为和母亲及兄弟姐妹在同一栋楼居住,能照顾母亲的同时,兄弟姐妹走动也方便许多,平时吃饭不是这家就是那家,逢年过节,外地的兄弟姐妹回来更是热闹非凡。所以我的饭厅不是上演简单精致的养生餐,就是播放海吃海喝的喧闹场面。记得有一天中午,只剩我和母亲在家吃饭,两个人讨论了很久,竟然不知道吃什么好。后来我翻看冰箱,有网购的牛扒和陕西葱油饼,看料做菜。就这样,煎好牛扒、葱油饼,摆上刀叉、拿着筷子,碗里倒上我们客家人常喝的客家黄酒,这东西南北饮食文化混搭的场面虽显得有点滑稽,但那独特的感受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每次烹饪新菜都会叫上母亲,我们通常是从右边书桌电脑观看视频开始,然后是照着视频做法依次备料、调味、蒸炸煮炒,最后出锅端菜上左边的餐桌,整个观摩、切磋、品尝、总结全过程,母亲全程参与,从书桌到厨房,从厨房到饭厅,诗意的书台连接着三餐的餐台,难怪每次吃饱离开时老妈都用同一句话总结:“左边吃饭,右边学知识,真好。”
母亲的感受,总让我想起“左手烟火,右手诗意,静守人生清欢,足矣”这句话。是啊,其实我们的生活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感受,如何去体验。每一个瞬间、每一种心情、每一次相遇,都是我们生活的证明,都是我们存在的痕迹,这些才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真正的拥有。
倒是,如果我有一天真正拥有一间宽敞的书房,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