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读书消暑夏清凉

2023-07-17 11:57:33 来源:

■聂难

民国年间湖北著名儒医熊伯伊曾作《四季读书歌》,歌曰:“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琅琅。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家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可见,以“读书遣长夏”,也可“乐而忘暑热”。的确,炎炎夏日,暑气难当,蝉鸣鼓噪,捧一卷诗书来读,仿佛惠风拂过,整个人也神清气爽,实在是一种优雅的消暑纳凉方式。

骄阳似火烘烤着大地的夏日,我喜欢到古代文人雅士的诗词中去纳凉。一首诗词就是一缕凉意,读之沁人心脾。“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这是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夏令美图。夏日池塘,水草茂盛,凉雨降临,荷香飘溢,瓜果香甜,暑气尽消,再来竹床美梦,惬意极了!读之便觉片片清凉盈怀,暑气荡然无存。“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这是杨万里的《夏夜追凉》,描绘了一幅夏夜纳凉图:皎洁的月光,浓密的树荫,婆娑的竹林,悦耳的虫声,令人平添“心静自然凉”的情趣。

大雨倾盆、雷电交加的夏日,我喜欢读国学经典。“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宝贵典籍。数千年筛选和锤炼,已经渗透到了民族的骨髓,是无可替代的。读儒家经典,参悟“八步修阶”,格致诚正是做人的基础,修齐治平是人生施展的舞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读道家精髓,洞明道法自然,看似“无为”,实则“有为”,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读释家禅悟,感知日常即为修行,花叶菩提,人人皆有佛性,相由心生,世界在人心中。在这样的日子里,读几本国学,能缓解我们浮躁的夏日之心。

当然,我最喜欢在夕阳西下,晚霞染红天际的夏日黄昏迎着晚风读书,这时,可读些轻松、恬淡的随笔,游走于优雅的字里行间,不知不觉间,心头就泛起了丝丝凉意。读鲁迅的散文诗《雪》,在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和北方雪的独立不羁中感受冬之美;读林清玄的《清凉菩提》,书中的《吾心似明月》《家家有明月清风》等美文,总会给我带来一种清逸、冷隽之感;读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在幽默诙谐中和作者一起享受人生,享受大自然,享受小情趣……读这样的文字,只觉得凉气上升,暑气下降,酷热全消。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夏日读书是一场修行,置身于书的世界,所有的名利权欲,俗世琐事全都抛在脑后,一心在文字的世界里品味着生活的诗和远方;夏日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唯有心无旁骛展卷阅读,才能在散发墨香的书页间,发现生活的无限美好。

读书消夏滋味长。炎炎夏日天,最是读书好时光。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先贤教诲,言犹在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明天,就让我们从今夏爱上阅读开始吧!

    上一篇:凤安乡村运动会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