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送给父亲的礼物

2023-06-17 16:59:55 来源:

■羊白

那年我十五岁,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初中。平时住校,一般两周或三周回一趟家,带上换洗的衣物及生活费。

六月的黄昏,我在学校的操场上读书,听见别班的几个女生在叽叽喳喳地说着“父亲节”的话题,这样的洋节日,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新鲜又好奇,想着父亲含辛茹苦养育我不容易,想到明天反正是星期天,何不回一趟家,给父亲买个礼物,向他表达一下我这个做儿子的感激之情和诚挚的祝福呢?

回到宿舍,路近的同学都回家了,空荡荡的,突然又想起了父亲,想起他骨节粗大的手,不苟言笑的面容,以及每次我走时他站在巷口送我的眼神……想着想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并且不可遏制地激动起来。我来到校外的夜市,寻思着给父亲买个什么小礼物?看来看去,都没有合适的。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没有钱。家里供我读书已很拮据,我的生活费都是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哪有多余的钱?再说了,买贵了,父亲必定会责怪。最终,我花一元钱给父亲买了双帆布手套。由于长年累月地操劳,父亲的手不但粗糙,已严重变形,就像是耙子,有双手套护着,终归会好一些吧。

第二天一早,我就出发了,因为买手套花了一元钱,我舍不得坐班车,徒步走小路。清晨的空气清新宜人,小麦刚刚收割完,绿油油的秧苗看上去让人精神振奋、满心欢喜。一路上我都想着我们那个家,想着父亲母亲、弟弟妹妹。我们那个家虽然不富裕,房子不新,院子也有些乱,生活拮据、甚至捉襟见肘,但当我想着的时候,心里满是温暖。想到父母对我寄予的殷切希望,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中专,成为“公家人”,早点工作、早点挣钱,给父母争光。

八点钟左右,我终于到家了。推开院门,父亲正在收拾农具,他吃惊地看着我,问我怎么回来了?有什么事吗?

我说没事,就是回来看看。看我说得轻描淡写,父亲勃然怒了,说没什么事跑回来干吗?上周不刚回来了吗?中考在即,不好好复习,跑来跑去多浪费时间呀……

受到父亲一通没来由的教训,我的心情顿时暗淡下来,如同鞋底的泥,有说不出的沉重,还伴随着不被理解的委屈。我更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一个只会花钱没有多大出息的孩子。一路上我在脑海里反复演绎着的那些温情的画面,顿时烟消云散。最终我什么也没解释,一句话也没说,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房间。

之后父亲看见了我包里的手套,开始唠叨个没完,问我买手套干吗?花了几块钱?庄稼人不需要这玩意。父亲嫌我糟蹋钱,批评我忘本。我窝着一肚子气,没有吃饭,扭头就去了母亲干活的坡地。

过了一会,父亲来了,他给我带来两张鸡蛋饼,让我吃饱了再干。然后,父亲从裤兜里掏出那双帆布手套,让我戴上,免得手磨出泡。我没理父亲,也不接手套。父亲看我生气了,讨好地说,买已经买了,买了就戴上吧。

我赌气说,谁说手套是买给我自己的?我有那么金贵吗?母亲看出我和父亲在较劲,劝解说,买都买了,戴上吧。

我把手套扔给父亲,继续赌气说,反正我不戴,你不戴扔了就是了。父亲愣了一下,没再看我,而是盯着脚下的土坷垃,一个劲喃喃地说:哦,原来是给我买的,这又何必呢,等你出息的那一天,再给我买东西也不迟呀!

顷刻之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第二天父亲送我去学校时,我依然没有说出那双手套的来历,更没敢告诉父亲天底下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叫“父亲节”。我在心里反复想的是:什么时候我才会有出息?才可以大大方方地孝敬父亲呢?

现在我出息了,可父亲却离我而去了。那双一元钱的帆布手套,成了我送给父亲唯一的礼物。

    上一篇:父亲的名言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