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母亲的布鞋

2023-05-19 11:35:16 来源:

4e5f6875bbf27c9466f922ba9438a70d_0519007_002_01_s.jpg

■万蕊新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布鞋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在那年代,村里人都是穿着自家做的布鞋,走过数载春秋。勤俭持家的母亲,总会想着法子为家人做上一双双温暖而舒适的布鞋,按乡下人的说法,只要穿着娘做的鞋,心里就有了底,再远再难的路,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心灵手巧的母亲,当年是村里手艺最好的女子,每每穿着母亲新做的布鞋走出去,村里人都夸赞比店铺里卖的耐看好用,我心中更是有着道不完的幸福。

每年立春前,母亲便张罗着为家人做布鞋。当年为了多挣些工分,母亲都是起早贪黑赶着出工。晚上,等我们钻进热被窝时,母亲却又开始挑起煤油灯,为我们赶制布鞋。

童年的我,时常看到月儿透过轩窗,洒落在母亲清秀的脸颊,“碧天银月亘古如斯”,山里的月光色如镜,灯光下专注做鞋的母亲,身心浸透月光的母亲,何尝又不是女儿心中一轮最美的皓月。

兴许是白天干活太累了,母亲脸上分明布满了倦意,夜深了,她却依然一针一线地专注地纳着鞋底。母亲心思细腻,做起布鞋来有板有眼。经母亲裁剪出来的鞋型看起来,尺寸不会出半点偏差,光滑的底边,比机器加工出来的还更精细。

湖南的初春雨水多,母亲为了早日做好鞋,常将糊好的鞋底,搁置在炉火上的木架子上烘干,半夜里时常要去翻边,生怕烤煳鞋底,为了家人能穿一双合适的鞋子,花费了太多心思,而辛苦二字却从未见她提及过。

我常为做鞋的事,心疼着母亲。母亲笑着对我说,农村人出去干活,靠的就是脚上这双鞋,鞋底硬朗了,再难的路,也能坚持走到底,娃儿们走山路去学堂,更是要做得扎实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像山那头的火车,总有一天,孩子们也能走出村子,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低头望着脚上的布鞋,就会想起母亲说过的话语,让我鼓足勇气往前走,母亲说过,只有坚持走下去,脚下的路才有希望。

一到周末,碰上雨天,母亲也出不了工。陪伴着母亲纳鞋底,也是我童年最幸福的时光。母亲纳底子用的是麻绳,不同于平常的线,母亲将三五根麻线按着条纹理顺,我则赶紧帮忙扯紧打好小结的一头,母亲则沿着中心搓叠成麻花状,母亲动作麻利,一会儿工夫,就编好了数根结实紧致的麻线。

我吵嚷着也要学着做,而麻线到了我的手中,却乱成了一团。母亲一边耐心地与我一起重新整理着线头,一边笑着说:“多试几回就好了,要静下心来,熟悉了它的性子,搓起来就随心所欲了。”一堆乱麻,到了母亲的手里,又变成了细小的麻花辫,我仔细地打量着,如工艺品一般精细,令我不舍放手,便认真地学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搓好一根麻线,勉强能拿得出手,我心中欢喜不已。

接下来,母亲拿着绣花针,一针针紧凑地纳着,有的纳出梅花、有的则是满天星辰,图案很精致。母亲常用锥子事先在鞋底钻个洞,再用顶针拽着麻线旋转两圈,这样鞋底拉得更结实与紧致。一针一线间,无不纳着母亲心中对儿女最深的爱。最后一道工序,母亲将裁好的鞋帮与鞋底用麻线缝合在一起,细心的母亲会用木头做成鞋模,放在鞋内支撑少许日子,鞋子就变得更加硬朗而有形了。

母亲做的鞋耐穿,穿上好多年都不会坏,直到鞋码小了,穿不下去了,我们也舍不得扔,哥哥的鞋穿不了,我来穿,待我穿的尺码小了,会留给更小的表弟、表妹接着穿……母亲的布鞋,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无数条崎岖的山路,很艰难,却很幸福,我也知道,有条心路在母亲心中永远没有尽头。

来广东后,到了铁路系统工作,母亲在电话中得知我经常要走很多路,千里迢迢之外,母亲特意寄了双自己做的布鞋给我,打开包裹后,望着眼前的布鞋,是那么的熟悉与温暖,想着母亲年龄大了,穿针都颇费力气,不敢细想母亲曾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不敢细数她的手心,又给扎伤了多少次……泪花不停在我眼中转动。我仿佛看到了她那颗细腻的心跃动于娴熟的指法间,布鞋绵延着说不完的母爱。

她在信中嘱咐我工作一定要勤恳认真,切记不可急性子,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工作中的我,每一步走得踏实而细致,干起工作来,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无数个与星空相伴的夜晚,我穿着母亲做的布鞋,与工友们一起忙碌在线路上,细致地检测设备,一轮皎洁的皓月倾泻在锃亮的轨道上,月光里的微笑,像极了母亲的模样,光影里,浮现着母亲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纳鞋的情景。光阴一去不复返,母亲的布鞋留下了岁月最美的印记,留下了女儿一生都说不完的感恩与感动。

    上一篇:篱笆是乡村的名片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