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味道
■三木
《世间所有的马都驰骋在草原上》有这样一句话:既然冬天已经兵临城下,春天迟早会赶来解围。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同时认为,春天并不是单枪匹马只身前来,而是带着帮手来的。
这个帮手,就是春天的味道。
那是各种各样的美味。
每当阳光开始暖和,小鸟在枝头欢鸣,我就知道,那些在地底深藏了一整个冬天的生命即将苏醒,它们的根系将吸足明澈的春水,然后输送到茎、到芽,再舒展出一片新生的喜悦。柔嫩的茎叶在春光里招摇,在月色中静默,在时序变换中完成生命的代谢。当春雨再一次滋润大地,它们将为我们呈现出味蕾上的舞蹈:“野菜之王”荠菜做的饺子,鲜香可口;香椿焯水后拌豆腐,其滋味被汪曾祺称为“一箸入口,三春不忘”;清炒蒲公英风味独特,却深受我喜爱;凉拌桑叶柔嫩清爽,食之令人耳目顿明;更何况还有开春便在期待的酸菜炒春笋和做法多样的艾叶煎蛋……在一冬的厚重油腻之后,这一口春天的鲜味,足以消除满心的疲惫,让人重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当然还有乐在其中的趣味。
我儿时的美好回忆,许多都与春天有关:乍暖还寒时候,跟着姐姐们上山割草,顺便摘茶泡和树莓吃。茶泡淡而微涩,树莓却很甜,我们总是愿意多摘一些,拿回家准备给大人吃时,才发现树莓已经被压扁了。以前的学校会开展春游活动,由班主任带着,去山上踏青,有时是自带午餐,有时是带好物品,到山脚下野炊。羊石与五指山都曾见证一群孩子充满乐趣地成长。还有清明,这个我最喜欢的节日。老家习俗,清明并不祭祖,只是一个节气。而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每年的这一个时候,母亲会烹制美味的“乌饭”,这是只有清明这一天才能吃到的美食,配料包括各种腊味、时令蔬菜,甚至还有乌树的叶子拧出的汁液。因此每年清明之前,母亲都要到山上去采摘乌树叶子,我也跟前跟后地帮她准备,在亲力亲为的参与中,对美味的想象不断发酵,最终变成一年一度的享受。
美味与趣味,已经足够美好。但春之神多么慷慨,她还毫不吝啬地赐予我们春天的韵味。
想想吧,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只是走在阳光下的原野中,感受着轻柔的风,看着绿色的草和脚下不知名的野花,便足以让任何忧郁的人快乐起来了。何况我们看着映衬着蓝天的红叶雪花,还会想到“棠梨叶落胭脂色”,想到“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想到“锦葩香吐萼垂垂”。
是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有很多。桃花是诗,梨花是诗,春风是诗,春雨也是诗。春天在《诗经》中,在唐诗宋词里,关于春天的一切,从古至今的诗人,都已经描摹得太详尽,我们走在春天里,亦是行走在诗歌的长河中,感受着千万种关于春天的思绪。多美啊!眼前景与心头诗,都是吟咏不尽的春之华章。
春天适合发呆,适合冶游,适合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因为春天有太多的绿色,让我们充满希望;太多的花朵,让我们满心欢喜;有太美的景,太美的诗,太美的味道。
时时记得,郁达夫先生从杭州不远千里北上北京,就是为了感受故都的秋味,而我们,从忙碌的事物中抽身片刻,感受一下这春天的美味又何妨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