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酒故乡醇
■李淑萍
“家家酿娘酒,人人喝娘酒”,客家人爱喝娘酒,逢年过节都要喝,待农忙一结束,晚上就着星光与狗吠、一碟花生米、一碟炒黄豆,就能品出丰收的喜悦。女子分娩之后坐月子,酒窝再浅,哪个不要喝上几十斤娘酒的?
客家人为什么喜饮娘酒呢?娘酒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利用天然微生物纯酒饼发酵而成的。粤东粤北客家地属山区,气候寒湿,长饮有驱寒祛邪、强身健体之功,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效。尤其女子分娩后体弱,每天喝“火炙”过的娘酒,能尽快驱寒活血,补充体力恢复身体,娘酒就是产妇的滋补佳品。
一坛顺滑可口的客家娘酒,不仅需要客家人精湛纯熟的技术,更是融入了亲人细致的耐心与浓浓的爱意。
我的月子酒是阿嫲“扒”的。在我的预产期前夕,堂妹载着一坛几十斤的娘酒、十几只走地鸡、一箱鸡蛋,还有坐月子洗澡用的祛风的艾根来看我,我的双眼瞬间模糊了。我依稀看见了当时阿嫲佝偻着身子,整夜守着坐在谷糠堆里煨的酒坛,用化腐朽为神奇的“火炙土法”“扒”出一坛好酒,我依稀望见她沿着泥泞的圳边搜寻,拔起一棵棵艾草的背影……我的阿嫲省吃俭用,连自己养的鸡下的蛋都舍不得吃,还记挂着我这个平日难得孝敬她的孙女。她千叮万嘱,要我早餐吃“春酒”,每天要吃“娘酒鸡”,用她淳朴的方式欢迎着我的女儿、她的第一个曾孙辈。我从小由阿嫲带大,跟着阿嫲睡,跟着阿嫲上山割草,虽然八九岁就远离阿嫲生活,但有阿嫲相伴的童年是何等的甜蜜幸福。
或者我应该这样想:阿嫲还能养十几只鸡,还未忘记古老烦琐的“扒酒”古方,还能抡起锄头刨深深的老艾根,健康快乐地生活着,多么值得庆幸啊!
月子期间,按照阿嫲的嘱咐,阿妈她每天一大早给我煮“春酒”:裹着姜末把蛋煎上,再淋娘酒出锅,金黄的煎蛋配上暗黄的娘酒,一碗“春酒”芬芳扑鼻,百吃不厌。这么一道美味的早餐,确实能很好地补充能量,让人神清气爽。阿妈还每天准点杀一只家乡鸡,一半白切,一半用娘酒煮。白切多半没我的份,因为顿顿要吃“娘酒煮鸡”。我渐渐有点吃不消,甜腻到送不下饭。孩儿爸和家婆接过去吃得津津有味,结果我没胖,他们倒胖了起来。家婆也由此颠覆了女人坐月子不能喝酒的观念。
客家娘酒不是一种普通的酒,它是一首母爱的赞歌,是一首亲人的祝歌!
如今,当年在祝福声中健康成长的女儿早已成人,我的阿嫲也故去多年。但我还是忘不了那一大坛月子酒,更忘不了疼我的阿嫲。
直至现在,我还是最爱喝温热的娘酒,透明澄澈,美如琥珀,使人赏心悦目,甜滑顺口,芳香馥郁,像灌可乐一样畅快。
说到底,喝娘酒喝的还是一种情怀,一种故乡情结。它是老阿嫲的惦记,也是阿妈的呵护,就像动人的歌曲《客家娘酒》唱的那样: “娘有了喜,就是有了我;娘有了我,就有了那个酒,客家娘酒,客家娘酒,娘抱着我,地抱着酒,我和娘酒手牵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