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粉的警察
■肖曙光
认识老蒲是在县公安局组织的歌唱比赛上,我担任评委。他演唱的《人民警察之歌》,音域宽广,声音洪亮,唱功扎实,获得第一名。他在青山派出所工作。这个镇地处雪峰山腹地,山高林密,森林资源丰富。盗伐树木的案件时有发生,老蒲工作很忙,尽管我们住的地方相隔不远,但很难见个面。
今年他退休了,我邀请他参加老年合唱队,他爽快地答应了,但提出了一个要求:周三和周六不能参加合唱队的排练。人才难得!他的要求我同意了。后来才知道,这两天他要去青山镇。老蒲办案经验丰富,那粗犷有力的嗓子一声吼,能震慑住盗伐树木的犯罪分子。或许他回派出所发挥一下余热吧。
一个周六,合唱队没排练,组织大家去青山镇游玩。这天正逢镇上赶集。日用商品、各色山货、特色小吃等各种摊位摆满了公路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了各个摊位。
不远处有一家米粉店。我们都没吃早餐,便准备进店吃米粉。
灶台上支着两口热气腾腾的锅。一口锅里是热水,用来烫米粉;另一口锅里炖着猪骨头汤。
灶的左边是块案板,一口口大菜盆一字排列,里面盛着臊子:猪肚丝、红油木耳肉丝、豆腐丝……旁边的菜盆里有香菜、葱花、辣椒粉等配料。
灶台前,一位腰板挺直的老者娴熟地烫着粉,烫熟的米粉倒进碗里,再舀进一勺汤,之后,在碗里加入臊子。
一碗粉煮好后,他冲店内吆喝了一声,一名头发斑白的老人闻声赶过来,把米粉端给客人。
店不大,但吃粉的人不少,店内坐不下,一些人端着碗在门口吃。
进得店来,我喊了声:来五碗米粉!
他应了一声,从氤氲着热气的灶台上抬起头来。我们目光对接的刹那间,都愣住了。
老蒲竟然在这里卖米粉。
他冲我笑笑,又继续埋头烫粉。
几名队员见到老蒲,很是诧异,原来他不参加排练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卖米粉。他们摇摇头,露出鄙夷的神情。
老蒲竟然在这里发挥余热。他缺钱吗?老伴是大学教授,儿子是企业高管,儿媳是中学高级教师,这样的家庭条件,用得着卖米粉来补贴家用?真是不可思议啊!
老蒲还是缺席了那两天的排练。我知道他还在卖米粉。哎,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转眼就一年多。一个周六,我们正在排练,老蒲来了。
今天怎么有空?
我请大家去吃米粉。
看着我们不解的眼神,老蒲舔了舔厚实的嘴唇,诚恳地说,到了那里,有件事要对大家说。
好在青山镇通高速,二十分钟的车程,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
店里除了那天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还有一个理着光头的年轻人在灶台上忙活。
年轻人见到我们,腼腆地笑笑。老人拿出几条凳子让我们坐。
小五,烫粉。老蒲冲年轻人喊道。
好的,蒲叔。小五应承道。
米粉很快就端上来了。
味道怎么样?老蒲问。
唔唔,手艺不错。
小五,大家都夸你呢。老蒲拍了拍小五的肩膀。
小五,还不感谢蒲叔。那位老人拉着小五冲老蒲鞠了一躬,他救了你,也救了我们这个家。
老蒲扶起小五,用浑厚的声音说道,我的打工生涯结束了,米粉店交给你,好好干吧。
回城的路上,老蒲告诉我们,小五因为偷树被他抓了。
就在我们倍感诧异时,老蒲又说,原本以为结了这个案子,就可以安心退休,唱唱歌,消磨时间,安享晚年。可了解小五的家境后,我坐不住了。他家里很穷,父亲多病,欠了一屁股债。米粉店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小五判刑后,他父亲照顾不了店里的生意,特别是赶集的时候。如果没人帮衬,米粉店就会倒闭。
你操这个心干吗,这不是你的职责啊?一个队员说道。
老蒲点点头,确实不是我的职责,警察只管抓人。但小五出狱后,面对破碎的家,他会怎么想?会不会再一次滑进犯罪的泥潭?
所以,你来帮他家卖米粉?我说。
老蒲看向窗外,窗外群山绵延,树木葱茏,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惩恶扬善,剑出锋芒
平安中国,无悔担当
人民公安为人民,我们的名字在警徽中闪光……
老蒲轻声吟唱起《人民警察之歌》,随之,我们也跟着唱起来。歌声回荡在蔚蓝的天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