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说兔
■1月18日,在河北承德市双桥区剪纸艺人石俊凤展示贺岁迎春生肖兔主题剪纸作品。 新华社 发
■邹晋开
虎去人康健,
兔来家业兴。
兔年即将来临之际,笔者在朋友圈发了24副春联,受到微友们的温馨点赞,有说喜欢这联的,有说中意那联的,有说我选中此联的,有说我就要彼联的,但多数微友还是比较认可本文开头的这副春联。
可不是嘛,虎年抗疫,实属不易。老百姓的最大愿景,就是“虎去人康健,兔来家业兴。”人人“免阳”,或“阳而复阴”,疫情能够快点销声匿迹,身体健健康康,在家可做家务事,出门可务喜欢工,有钱养家糊口、振兴事业家业,这不就是人人都向往的岁月静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喜人景象嘛。
突然想起一个小插曲:笔者在朋友圈发出春联时的标题是《免年(癸卯)春联》,微友冯钲权善意指出:“标题是兔年,笔误为免年了”,可能担心笔者不悦,又添了一句“我也经常手写出错”。笔者迅即回复:“这个年啊,就免了吧。”“因为兔子的那点乐趣已被病毒闹没了。”“故意为之,不是狡辩哟。”冯先生回复:“经典”。诚然,这尽管是实情,却显得有点悲观,不合时宜。面对疫情,还是要坦然面对,乐观向上为好。年还是要过的,而且要过得热热闹闹、欢天喜地。
在虎去兔来之际,网络上争议最大的却是“兔年邮票”,出自曾因绘制1980年猴票而红遍大江南北、现已99岁高龄的黄永玉大师之手。若作正面解读,即用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但网民普遍认为这只兔子透露出的是不祥之兆——红眼,血口,蓝毛,一手拿着判官笔,一手拿着生死簿,阴森鬼魅地打量着你,一副要把你从生死簿上立即除名的样子,而且还配有3条波浪线,此兔让人寒彻骨髓,浑身起满了见鬼一般的鸡皮疙瘩,是一枚“索命鬼兔”邮票,应该立即销毁。不知黄老先生设计此邮票的初衷、原意是什么?网民们的解读是否另类?总之,看了“兔年邮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实,兔子外形呆萌可爱,性格温顺,行动机灵敏捷,人见人爱,在我国的十二生肖中排行老四,因与天干地支的“卯”对应,人们习惯称之为“卯兔”。
1977年,中国科学院的李传夔先生在安徽潜山盆地发现了兔子化石,将其命名为“模鼠兔”,目前国际公认的第一只兔子便是“安徽模鼠兔”。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吉祥物“兔圆圆”,就是根据安徽“模鼠兔”设计的。
笔者从小就接触过可爱的小白兔、大白兔。笔者乡下老家的老屋,住着笔者一家人和堂叔一家人。堂叔家养有兔子,雪白雪白的,笔者时常逗它们玩,开心极了,觉得兔子是最温顺、最机敏、最可爱、最好玩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笔者最早听到的传说,是“月亮兔”。月亮之下,微风之中,一家人坐在门前树下纳凉,或奶奶,或父亲,或母亲,都会绘声绘色地讲述嫦娥奔月和玉兔的故事: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随即飞天,奔上了月宫。后来,嫦娥因事惹怒了天帝,被罚变为没日没夜捣药的玉兔。上学时,又读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月亮上肯定没有捣药玉兔,但“嫦娥奔月”的传说已变成现实。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一举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卫星着陆月面,月亮上有了“玉兔号”月球车,中国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是中国航天领域技术最复杂、实施难度最大的空间活动之一。据悉。“嫦娥六号”任务预计2024年前后实施,计划进行月球南极采样返回。
笔者最喜欢的故事是《龟兔赛跑》:有一天,兔子碰见乌龟,看见乌龟爬得这么慢,便想戏弄它,要与乌龟赛跑,乌龟应战,兔子撒开腿就跑,一会儿就跑得很远,回头一看,乌龟才爬了一小段路,便停下来睡了一大觉,乌龟却一直坚持爬呀爬……兔子一觉醒来,乌龟早已到达目的地了。听了《龟兔赛跑》的故事,笔者幼小时就懂得了一个道理: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要有坚持不懈、目标专一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夺取胜利。
当然,笔者不喜欢《龟兔赛跑》新篇:一年后,兔子又约乌龟赛跑,兔子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一股劲地跑呀跑,但总是看见乌龟出现在自己的前面,终于跑到终点时,乌龟早已领到了奖杯。原来,一路上出现的那几只乌龟,是它的6个兄弟,预先藏在草丛里,靠弄虚作假赢得了冠军。
随着笔者的成长,接触到更多有关兔子的词语与故事:“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形容尚未出嫁的女子;“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见兔放鹰”——比喻看准时机有利可图,才采取行动;“狐踪兔穴”——比喻人行迹鬼祟;“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兔角龟毛”——比喻有名无实;“兔缺乌沉”——形容光阴迅速流逝;“兔头麞脑”——形容人面目猥琐,用于形容坏人;“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狐死兔泣”——比喻物伤其类;“兔犬俱敝”——比喻两败俱伤,第三者不劳而获;“东兔西乌”——谓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兔起凫举”——像兔子奔跑,似野鸭急飞,比喻运动迅速;“目兔顾犬”——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待;“狡兔三窟”——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不见兔子不撒鹰”——比喻不看准目标或时机不成熟就不会轻易行动;“兔子不吃窝边草”——比喻不在乡里作恶或不侵犯周围人的利益 ……这些与兔相关的词语,从各个方面告诉或警示我们应该如何做人、怎样处世,以什么样的境界观世界、明事理,在纷繁的日常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处理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在古人的旧体诗词中多有带“兔”字的诗句,如李朴的“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李贺的“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陈陶的“兔苑词才去不还,兰亭水石空明月”,杜甫的“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何逊的“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李白的“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郑獬的“古壕凿出明月背,楼角飞来兔影中”,孟浩然的“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曹植的“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罗隐的“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元稹的“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白居易的“晓关开玉兔,夕钥纳银鱼”“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李山甫的“狡兔顽蟾死复生,度云经汉澹还明”,韦庄的“苑墙东畔欲斜晖,傍苑穿花兔正肥”, 吕本中的“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杜牧的“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王昌龄的“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晏殊的“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刘克庄的“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柳宗元的“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苏轼的“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朱有燉的“芸阁晚凉清兴发,兔毫新试写来禽”,释怀深的“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林大春的“欢逐河山浮影外,愁随药兔捣声中”,屈大均的“鸳鸯有愧双青鸟,瞻兔无情一白头”,张宁的“桂子香生翻兔药,芦花影动泊渔舟”,袁崇焕“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杨慎的“明月三五前,看看玉兔圆”,梅尧臣的“曾莫学兔丝,徒以附女萝”, 陶宗仪的“鸾回凤舞金花轴,铁画银钩玉兔毫”,陈元光的“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沈”……这些诗句,或写景,或状物,或述事,或抒情,或豪放,或含蓄,或夸张,或浪漫,或托物言志,或表明心迹,都给读者留下了一幅幅美妙动人的立体画面和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读之或拍案叫绝,或击节欣赏,或沉思遐想,或流连忘返,或得到某种启示,或受到某种警醒,或获得某种收获,或赢得某种升华。
还有啊,带“兔”的歇后语,也非常有意思,如“瘸子招呼撵兔子——光靠嘴上功夫”“青蛙望玉兔——有天地之别”“喷砂枪打兔子——天女散花”“牛追兔子——看你那笨劲”“不倒翁骑兔子——没个老实劲儿”“豺狼请兔子的客——没好事”“长了兔子腿——跑得快”“打了兔子喂鹰——好处给了别人”“打着兔子跑了马——得不偿失”“丢了黄牛撵了兔——不知哪大哪小”“饿狼扑兔子——抓住不放”“猴子笑兔子尾巴短——彼此彼此”“狐狸哭兔子——假慈悲”“怀揣兔子——忐忑不安”“机关枪打兔子——小题大做”“叫兔子去拉磨——没那一套”……这些歇后语,或诙谐,或幽默,或讽刺,或直指,或引申,或意达,或借喻,读起来饶有趣味,或几经思考而恍然大悟,或引发联想而颇受启迪,在为人处世上增长了智慧。
笔者最不喜欢的一句骂人的话是“兔崽子”,每每听到有人这样骂笔者,笔者就和他急。但是,每当有人问起笔者的生肖属性时,笔者又乐呵呵地答之:“兔崽子”。
笔者小时候最爱吃的糖果是“大白兔”奶糖,可是那时家里很穷,没钱买“大白兔”,只有逢年过节或有喜事时亲戚来了,才能吃上一两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就不太爱吃“大白兔”奶糖了, 担心血糖高、得大病。但是,“大白兔”奶糖,却成了笔者一生的贫穷记忆与甜蜜回忆。
“兔子虽小,浑身是宝。”仅从营养价值与美食品尝的角度看,兔肉鲜嫩可口,蛋白质含量高于牛羊鸡肉,于是民间便有一句俗语:“三鸡不如一兔,三兔不如一鸽。”若在疫情中不幸“阳”了,不时进食一些兔肉,倒是可以增加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与疫情说“拜拜”。
虎发雄风居五岳,
兔生瑞气接三春。
虎啸生威全粤秀,
兔吟引暖满家春。
兔年祥瑞祥年兔,
家旺福多福旺家。
吉宅安宁增大吉,
祥门泰运呈千祥。
盼望兔年,兔年已到。寄语兔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阳”体健离“阳”远,“阳”过安康不再“阳”。讨厌的疫情就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