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河源旅游

东源漳溪畲族乡致力培育少数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品牌

打造特色小镇 建设美丽乡村

2022-01-24 10:04:55 来源:河源日报

165c32fa8824d8885da525be6a47b811_p1_s.jpg

■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中联村汶水塘捕鱼节 杨坚 摄

1c06574693f4f18fae4e7f075c6ef632_p2_s.jpg

■农历四月初九“蓝大将军出巡”。 黄赞福 摄

9f46b6b47f78d2a88cc535a79b14e409_p3_s.jpg

上广东村长伯伯电商平台 了解更多河源优质农特产品信息

eba1bc05d7aec26dd41c880ba21031a8_p4_s.jpg

08c7c40b468ecabb4e877af035544a2a_p5_s.jpg

b5a23a4a9f016cb9c8fb1a09279ae88c_p6_s.jpg

核心提示

漳溪畲族乡位于东源县北部,下辖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0510人。其中上蓝村、下蓝村为畲族村,畲族人口7000多人,约占全乡人口的34%,是我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省唯一的畲族乡。本期村长探村走进漳溪畲族乡,探“蓝大将军出巡”、访“粤东地区最美地下龙宫”……

漳溪畲族乡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面积8300多亩。拥有上规模的板栗园、油茶基地、蓝莓基地、玫瑰基地等。特色水果有枇杷、水晶梨、板栗、大果山楂、砂糖桔等。

漳溪畲族乡旅游资源丰富,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以深、险、幽、奇的溶洞和畲族风情景观吸引了广大游客。畲族风俗“蓝大将军出巡节”“中联村汶水塘捕鱼节”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月六显烈宫巡游节”以及传统体育项目射弩、蹴球、陀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以来,漳溪畲族乡完成了广东畲族宫、畲乡文体活动广场、下蓝村特色村寨和乡文化展览馆等畲族文化项目建设,下蓝畲族村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黄龙岩溶洞:“粤东地区最美地下龙宫”

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位于上蓝村,距市区仅55公里。景区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断,弯弯曲曲向远处延伸开来,宛如一条条巨龙。

黄龙岩溶洞是“粤东地区最美地下龙宫”,洞内面积8000多平方米,深68米,游览线路800多米,洞连洞、厅连厅,冬暖夏凉,以“幽 、深 、奇、险”为最大特色。在洞内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大鹏展翅高飞”,也可以“仰望天空”,看“神雕”如何“捕蛇”。还可以踏着石阶登上“九重天”,看天外有天,洞中美景,看“瑶池仙境”和“梦幻海景”,游览整个溶洞大约需要45分钟。

农历四月初九:

“蓝大将军出巡”

“蓝大将军出巡节”是东源县漳溪畲族乡蓝姓畲族独有的传统节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有一年农历四月初九,外敌入侵。蓝大将军带领手下“五路兵马”英勇杀敌,凯旋归寨,一路巡游。当时畲民杀牛宰猪犒劳将军,载歌载舞庆祝了一天一夜。后来,蓝姓畲民为了纪念蓝大将军胜利归来,他们把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定为“蓝大将军出巡节”。如今,“蓝大将军出巡节”已成为畲民纪念先祖、追忆历史、驱邪接福、祈求平安、活跃文化生活的一个隆重节日,承载着畲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信仰,凝聚了畲族儿女的故乡情结。

2018年,“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溪畲族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保护和传承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作为发展畲族风情特色旅游,培育少数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助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

汶水塘:正月初三捕鱼忙

汶水塘位于漳溪畲族乡中联村,也称为喷泉湖,塘深平均1.5米,塘水面积约为10亩,池塘水源自天然地下喷泉,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泉眼向外泛水,约2立方米/秒的流量,出水量百年不变,水质纯净优良,清澈碧透,无任何污染,一直为漳溪畲族乡圩镇及邻近村落5000多居民提供优质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不论漳溪畲族乡干旱、多雨还是寒冬腊月,水温都比较恒定,保持在16℃至18℃。

在漳溪畲族乡有这么一句古话:“靓女爱嫁汶水塘,塘鱼无腥嫩又香”。汶水塘出产的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因此附近很多村民家门口有鱼塘,从汶水塘引水养鱼,出产的鱼供不应求。

正月初三也演变成了漳溪人民群众全体参与的“捉鱼节”。到了这天,从早上8时起,鞭炮齐鸣、彩旗翻飞、群狮起舞、人们载歌载舞祭鱼神,还有乡贤文艺宣传队表演等巡游助兴。由各村推选捕鱼能手进行捕鱼比赛,请出各村长者作为评委。此时,岸边加油声、欢笑声连成一片,汶水塘里一片忙碌景象,鱼跃人欢,好不壮观。最终按捕鱼数量和大小评出两个奖项,获奖者登台披红戴花,尊为“捉鱼王”。接下来开始群众自由捕鱼,随着村中长者一声令下,村民们就可以跃入池塘自由捕鱼了。鱼塘里充满欢笑,大家手忙脚乱地捕鱼,到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捕完鱼之后,各家各户还会捐献一些鱼苗钱,用于来年购买鱼苗放养。

如今,正月初三捕鱼节已成为中联村乃至整个漳溪畲族乡春节“纳春接福”的传统习俗,成为春节期间最为热闹的活动,村民们以捕鱼的方式来祈福“丰年有余(鱼)”。近年来,中联村“汶水塘正月初三捕鱼节”远近闻名。2022年1月,“中联村汶水塘捕鱼节”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以玫瑰产业带动,做优生态旅游业

日光村玫瑰种植基地种植的70亩玫瑰,无疑是漳溪畲族乡的一道亮丽风景。

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目标,漳溪畲族乡制定了玫瑰产业发展5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玫瑰种植面积5年达到6000亩,分期、分村、分类实施,以“村集体+运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将闲置的日光小学进行改造,建设玫瑰“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产品)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将玫瑰种植和深加工作为“一镇一业”的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建设玫瑰育苗基地、玫瑰观光游园区、玫瑰研学活动中心、玫瑰加工厂等,将玫瑰种植项目建成“一镇一业”标杆产业,打造幸福畲乡。目前,日光村已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玫瑰产业)。

玫瑰种植只是漳溪畲族乡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兴旺的项目之一。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强大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漳溪畲族乡立足自身区位、生态环境等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发展。目前,该乡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包括板栗(种植面积约2500亩)、油茶(种植面积约2700亩)、蓝莓(种植面积约1100亩)。其中,位于中联村的“一村一品”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计划种植蓝莓500亩,现已种植450亩。该基地集示范、加工、培训、销售于一体,以点带面,可供周边农户现场观摩、学习先进的标准化蓝莓种植技术,促进蓝莓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提高农民和技术人员的现代农业知识与技能,带动一批农民走上现代化农业生产道路。

接下来,漳溪畲族乡将做优生态旅游业。积极推进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以及上蓝村、下蓝村创建国家3A级景区工作,大力支持“蓝大将军出巡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谋划建设好“山哈·隐栗”文旅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民宿、餐饮等配套服务产业。

■文/本报记者 刘志勇 实习生 黄紫怡

■图/本报记者 刘志勇 实习生 黄紫怡(除署名外)

① ■砂糖桔是漳溪畲族乡特色水果之一  ② ■篝火舞蹈 ③■黄龙岩溶洞被誉为“粤东地区最美地下龙宫”,以“幽 、深 、奇、险”为最大特色。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