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多彩暑假 成长一夏

盘点今年暑假河源学子成长

2025-08-29 11:48:11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邹茹玉

开学在即,这个暑假,河源的学子们是如何度过的?记者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到,2025年的这个暑假,学子们或在书山题海中奋笔疾驰,或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或是沉浸于科技馆探求科学奥秘,或是行走远方拓宽人生视野……他们在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学科学习与兴趣培养、本地活动与外出旅行之间,找寻属于自己的节奏,展现出一种更为自主、多元、健康的假期生活图景。

作业完成:

规划先行与最后赶工并存

暑假作业是假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者调查发现,孩子们在完成作业方面普遍存在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规划先行,稳步推进;另一种则是临期赶工,集中补漏。

多数学校都有要求学生提前规划时间完成作业,并每周在班群检查进度。孩子在河源市正德中学就读的家长黄女士认为这种方式非常有效,“按照老师的规划走,孩子在8月初就完成了作业。”她表示,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对作业进行修改和整理,甚至形成错题本,剩下的近一个月时间则可以自由安排预习或家庭出游。

另一方面,临开学一周才开始“赶工”的现象也同时存在。多位家长向记者证实,孩子前期只是挑了一些简单易做的作业做了,而那些比较难的题目,或者作文、作图等类型的作业,拖到后面才完成。

除了书面作业,家务、运动、社会实践等非书面作业也成为暑假作业的一部分。多数孩子对这类作业表现出更高兴趣,因为“更自由,能够一边玩一边学,还能交作业”。不过也有家长认为,这类作业难以量化考核,对于自觉性不足的孩子来说,完成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运动实践:

公益培训与夏令营受热捧

暑假是培养兴趣、增强体魄的黄金时期。钟女士这个暑期为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报了羽毛球、绘画、舞蹈等兴趣班,“趁着暑假时间较多,让孩子多接触各类文化艺术课程,同时提升素质与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假,市教育局联合多个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彩假期·快乐篮球”暑假篮球公益培训活动,成为了今夏孩子们一个安全、健康、有意义的好去处。

活动以“志愿服务+公益培训”的形式开展,全市共有200多所中小学、10家培训机构、14家爱心企业、近300名社会志愿者投身此次活动,1.3万多名学生参加培训。“这是给孩子们准备的一份特别的‘暑假礼物’。”市一小校长刘舒玉希望同学们像追逐篮球一样追逐热爱,在汗水里收获快乐,在进步中提升自我。该校六年级学生刘芊语在参加篮球培训的过程中享受到奔跑与团队协作的快乐,“不仅提升了篮球技能,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说。

夏令营则是另一种受欢迎的选择。由市科协、市民政局主办的“多彩暑假·科体融合”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连续举办了5期,组织了我市50名困难家庭青少年参与。活动中,来自深圳和河源两地的青少年们同营交流,走进科技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机械模具生产流程,亲身参与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科技实践,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科普文化:

科技馆和图书馆是好去处

8月24日下午,随着工程创新周落幕,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的暑期课程圆满结束。从“水果电池发电”的童趣探索到“空气炮”的演示实操,从“桥梁的力量美学”的知识普及到揭开“空气炮”的神秘面纱,一场场精彩的科学探究课和知识讲座证明:科学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岭之花,而是可以亲近、可以落地的生活智慧。

今年暑假,在多个部门的精心筹备下,我市推出了暑期科普教育系列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68门公益科普课,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程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据统计,这个暑假该馆共推出了七个主题周,其间到场参观、上课及体验的青少年共计2000多人次。

此外,市图书馆、市科技馆、市文化馆同样是孩子们的暑期打卡点,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阅览室里常常出现一座难求的场景。这些场馆还推出了一些适合青少年的课程及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带娃”模式,深受家长喜爱。

旅游见闻:

走出河源看世界

暑期长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时机,许多河源家庭选择全家出动,带娃出游,观赏祖国的美丽山河,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我们全家一起去爬玉龙雪山,在半山腰时一度想放弃,但最终战胜了畏惧,坚持爬到山顶后,看到了更美的风景,觉得这一路的辛苦是值得的!”市新河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邱尔雅的云南之旅,让她念念不忘。“我最难忘的是‘荒野之国’,仿佛走进了宫崎骏的童话世界。”她回忆起在那里随处可遇的少数民族村民、亲身体验的扎染非遗工艺、碧绿如玉的洱海之行……每次出游都会带回不同的收获,这正是旅行对于成长的意义所在。

更有意义的是,一些孩子在外出旅行时,还成为了家乡的“推广大使”。源城区中英文学校四年级学生张继文,暑假跟随家人去香港旅行时,在香港街头用英文向外国游客介绍起家乡河源。万绿湖、恐龙化石、佗城……他不仅对外推介河源的山水风景,还邀请大家到河源来,流利的英文博得外国游客的赞赏。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勇气和能力,无疑是这个暑假最珍贵的收获之一。

    上一篇:开学在即 孩子“手机瘾”如何破?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