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开学在即 孩子“手机瘾”如何破?

开学在即孩子“手机瘾”如何破?

2025-08-29 11:44:47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邹茹玉

暑假进入尾声,9月开学在即。这个暑假,如何帮助孩子从智能手机“屏幕世界”平稳过渡到“开学状态”,成为不少家长关注的焦点。

家长困惑:

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孩子的“手机依赖”,家长们的做法虽不尽相同,但普遍充满焦虑与困惑。

“整个暑假,孩子几乎和手机‘绑’在了一起。”市民叶女士无奈地表示,自己尝试过多种办法,但效果甚微,后来一度“放任不管”,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开学后学校的管理。

刘先生则与孩子陷入了“拉锯战”。“刚放假时说好了每天玩两小时,但根本做不到。”刘先生说,为了控制孩子玩手机时间,父子间还曾起过多次冲突,软硬兼施下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既怕他沉迷,又怕亲子关系搞僵,真希望有一些科学又能落地的方法。”

相较于前两位家长的“斗争”,崔女士选择了“一刀切”的预防策略——干脆不给孩子配手机,“虽然知道他很多同学都有手机,但我就怕给了他,他就会玩手机上瘾,影响学习成绩不说,还影响了亲子感情。”

教师支招:

科学三步走,重疏而非堵

针对家长们的普遍焦虑,记者专访了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丽娴。吴丽娴认为,强行“戒断”往往收效甚微且副作用大,帮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关键在于用科学方法帮其重建丰富、规律的生活节奏。她给出了以下三步建议:

第一步是用“替代方案”转移注意力。吴丽娴认为,直接没收手机易引发强烈抵触,反而强化其对手机的渴望。她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提供能替代手机的“快乐选项”,如准备绘画工具、约定每日打球或骑行时间等,“这遵循了‘注意力转移理论’,当孩子在现实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对虚拟世界的依赖自然会降低。”

第二步是制定“阶梯式减量计划”。“要求孩子从每天玩6小时立刻减到1小时,这很难坚持。”吴老师建议,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例如,先记录当前使用时长,之后每两三天减少半小时,最终稳定在开学后的合理时长内,“将计划写在纸上贴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主导改变’,这种掌控感会大大提高配合度。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避免‘双重标准’。”

第三步则提前“模拟开学节奏”。假期混乱的作息时间是沉迷手机的温床。吴丽娴建议,要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来调整,“固定时间起床、上午安排适中的学习任务、下午留出自由活动时间。当生活被学习、运动、亲子互动充实填满,手机会自然地从‘必须品’变成‘可选品’。”

吴丽娴最后总结,戒除手机依赖的核心绝非“禁止”,而是“构建”。“家长需要保持耐心,通过正向激励和陪伴,帮助孩子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生活。每天减少15至30分钟就是胜利,一个拥抱、一句真诚的鼓励,远比物质奖励更有效。”她提醒,这个过程需要家长投入时间和智慧,与孩子共同成长,方能轻松迎接新学期。

    上一篇:提升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