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项目实践系列报道②
从“课堂革新”到“全域阅读”
■源城区中英文学校以“跳蚤书市”开启阅读盛宴。 本报记者 邹茹玉 摄
■本报记者 邹茹玉
自 2023 年底启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项目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以“群文阅读”和“思辨读写整本书阅读”为核心,深入开展阅读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维度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显著提升。不仅如此,众多学校还突破时空限制,将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优势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书香溢出教室、飘向城镇。
多彩活动
搭建阅读成长阶梯
目前,市三小正开展“千间书屋 万人阅读”活动,巧妙地将群文阅读融入其中。教师精心推荐书籍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鼓励家长参与创建书屋、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学校定期举办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分享中收获成就感,激发阅读兴趣,积累知识。“进行群文阅读后,我能快速阅读几篇文章,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该校六年级(6)班学生谢嘉慧开心地说,伴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她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快乐。
市一实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构建起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多元阅读生态。为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与质量,该校推行“晨诵午读暮省”阅读计划,每天安排固定时段供学生阅读。同时,开放学校图书馆、设立班级图书角、引入电子阅读资源,为学生打造更广阔、自由的阅读空间。
为营造浓厚阅读氛围,市一实推出“书香校园”活动计划,开展“书香班级”“阅读之星”评选,组织“好书推荐会”“读书分享会”“亲子共读”等活动,并结合粤北地区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开展主题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家乡,增强文化自信。此外,河源高级中学将诗文朗诵、英语游园、诗词比拼融入校园读书节;市一小的诗词大会、客家文化故事演讲、现场作文大赛等读书活动精彩纷呈;源城区中英文学校以“跳蚤书市”开启阅读盛宴……这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成为校园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成果斐然
引领教学辐射推广
“学生人均年阅读量从3年前的8本增加到如今的15本,作文优秀率提高了30%。” 市一实小学教学教研负责人胡丽红介绍,经过多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该校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大幅提升,在各类语文竞赛、征文活动中屡获佳绩,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极大提升。该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经验还在县区广泛推广,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项目实验学校之一,源城区高莲小学派出教师代表参加第一批种子教师研训活动后,迅速组织优秀种子教师展示群文阅读课例,并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市二小、源城区城南小学等学校骨干教师参与活动后,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这些课例为做好群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宝贵借鉴。
统筹推进
赋能阅读教育未来
自项目实施以来,市教育局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并邀请了西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于泽元、整本书思辨读写首倡者余党绪、四川省首届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李海容等全国知名专家陪伴式带领及指导。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项目启动会暨阅读教学现场研讨会的召开,为项目实施指明方向、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实验学校申报和认定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举办第一批种子教师研训活动,为项目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审批立项相关专项课题,推动阅读教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成立名教师工作室,促进全市语文教师共同成长。
在这些活动和专家的引领下,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多元的阅读学习体验;学生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阅读素养与综合能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持续加强教师阅读教学能力培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素养提升的沃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全市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