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开放大学确定“156”发展思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春风化雨润桃李 扬帆奋进续华章
■河源开放大学为满18岁的学生举办“成人礼”。
■河源开放大学开办老年公益课堂
■河源开放大学举行教师节文艺演出活动
■河源开放大学航拍图
核心提示
近日,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校园急救与救护技术决赛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83所院校的101支队伍202名选手同台竞技,河源开放大学老师黄慧芬、周嘉敏和刘骐宁指导的古博悦、黄碧莹同学获得急救与救护技术非医卫组三等奖。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人才支撑,离不开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河源开放大学按照“156”发展思路,高位布局谋定基调,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政策,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修处世美德、习一技之长”的办学理念,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顶层设计 绘就职教发展新蓝图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学校自确定‘156’发展思路以来,坚持高位统筹,融合多项改革举措,狠抓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推动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河源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东辉说。
据介绍,“156”发展思路,“1”是指锚定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高水平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5”是指构建完善事业发展围绕五大体系(即学校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体系、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体系、专业课程建设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体系),“6”是指着重持续推进六大重点工程(即党建引领工程、德育创新工程、优秀教师培育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据了解,该校修订完善了《河源开放大学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河源开放大学校内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修订)》《河源开放大学中小型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10余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出台了《河源开放大学、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发展规划(2023—2025)》《河源开放大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总体方案》《河源开放大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20多个方案,健全和坚持学校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规范了一系列议事程序,尤其规范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过程,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项项具体的工作举措,绘就了学校发展新蓝图。
张东辉表示,河源开放大学始终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不断加强学校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科学、系统、高效推进规章制度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坚持改革创新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河源开放大学全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教育“软实力”持续加强。
“刚到学校的时候,业务不熟悉,曹学莲老师平常都是有求必应,我们经常一起备课,互相听课,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河源开放大学教师叶成康说,有老教师带着,让他学习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2023年以来,河源开放大学实施“师徒结对青蓝成长计划”,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师徒结对活动。该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抓好新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新教师综合素质,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育教学岗位要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力争让新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果丰硕。
学期末,学校严格按照方案检查指导教师和新教师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和教研活动记录等,评选出10名“优秀指导教师”和10名“优秀新教师”,并召开“师徒结对青蓝计划经验交流会”,总结成功经验,查摆存在问题,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师徒结对青蓝成长计划”是河源开放大学推进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内容之一。去年以来,该校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校内培训、外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比赛等形式,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制定了《河源开放大学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阅享新时代·书香润校园”暑期读书打卡活动方案》,有效组织开展了教师暑假期间共读一本书的“读书打卡”活动,并对读书征文进行评优和颁奖,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读书兴趣,提升了教师的思想素养;成立了第一批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探索新形势下名教师队伍、名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教师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教师梯级发展,力促教师专业成长。
坚持德育创新 全环境“立德”争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去年以来,河源开放大学强化内涵建设,狠抓教育质量,全面开展德育创新工程,制定并推行《德育六大创新系列活动方案》,全面构建“1+2+N”德育工作模式(1即做好日常德育工作;2即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N即开展系列德育创新活动与组建学校国旗护卫队等德育特色工作),积极践行、努力探索,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特色。
“学校将德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开展了‘校长开学第一课’‘青春晨会1000秒育魂计划’及‘军营式内务铸魂计划’‘青春筑梦新时代 砥砺奋进向未来’庆国庆·迎新生文艺晚会、学生成人礼等一系列活动,力求将培根铸魂、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张东辉说。
走进河源开放大学学生宿舍,地面干净整洁,被子叠放得整整齐齐,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以前在家里不会做家务,现在都会了,每天15分钟可以完成所有内务。”学生古博悦说,内务整理得快,让她的学习效率也跟着变得更高了。
去年以来,河源开放大学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广东省技能竞赛中,河源开放大学有2个项目7人获二等奖,8个项目22人获三等奖。
该校探索特色社团活动课程新模式,利用组建国旗护卫队、增加社团种类和数量、改革社团课程设置等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级各类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同时,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建立“家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学生发展中心”四级联动心理防护和干预工作网络机制,广泛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以关心、耐心、细心、用心及时进行危机干预,给予了学生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坚持拓展服务 探索公益服务新模式
去年6月2日,广东老年大学河源学院2023年春季结业典礼在河源开放大学举行,该学院部分老师和学员参加了结业典礼,各班均以视频的方式展示了春季学期的学习成果,同时展示了学员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优秀学员高映兰代表全体学员发言时对河源开放大学表示感谢。“感谢给我们老年群体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晚年生活更加轻松愉悦,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愿望。”高映兰说。
河源开放大学坚持拓展公益服务,联合县区开放大学、源城区新江街道朱门亭社区、源城区新江街道办等部门开展社区教育创建工作,逐步建立起适应社区建设和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培训模式,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少儿公益课堂”“老年人教育”等社区教育服务项目,打造终身教育实践基地。
广东老年大学河源学院是以国家老年大学办学体系为依托,依托河源开放大学办学,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质教育学习机构。该学院开设了太极拳、合唱、中国舞、健身舞、葫芦丝、中国画、书法、中医养生与膳食营养、美文诵读、家庭教育、色彩等专业课程,致力于满足老年人在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并通过不断创新发展,为老年人实现终身学习、主动健康、乐享生活、积极作为提供更好的条件。
去年10月,河源开放大学还开展了少儿艺术培训班(包括舞蹈、少儿播音主持、绘画、书法、编程等)课程,全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此外,该校出台了《2023年秋季河源开放大学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措施》,旨在指导促进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此,该校筹备建设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师资库、教学资源库,并向全市征集一批优秀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师及优秀课程资源,推进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在内涵发展不断深化的同时,助力我市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终身教育资源的扩大及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学习需求。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通讯员 陈杏灵 蓝国爱 ■图片:河源开放大学提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