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爱尔眼科医院院长谢军谊:
成功不忘乡梓 感恩回报家乡
坚守初心的“追光人”
■谢军谊在为患者检查视力
“谢院长很有亲和力,跟孩子沟通很用心。”“谢医生是设身处地为我们患者着想的。”“早点到您的门诊看眼睛就好了。”……每周六上午,在视光学门诊出诊,谢军谊都能收获一波“粉丝”。经他诊治、手术过的患者及家属,对他大多都是满分好评。
得到患者及家属交口称赞的谢军谊,是河源爱尔眼科医院院长。2017年,他放弃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稳定的工作,回到河源,成为热“爱”路上的追光人。他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位患者,对待每一台手术,对待专业不断探索、持续创新。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河源爱尔眼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白内障、屈光手术、小儿视光学、眼底病为特色的专科医院。尤其是在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飞秒激光治疗近视及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面,填补了河源地区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加精细、专业的眼科服务。
人物档案
谢军谊
●主任医师,河源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广东省医学会眼视光与近视防控学会委员
●河源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飞秒激光及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ICL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耳濡目染,与医结缘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产生“将来要做什么”的念头。谢军谊的家在乡镇卫生院附近,医护人员救治病人的紧张感,患者康复出院时的欣喜,都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慎重且义无反顾地填了临床医学这一专业。
成为医学生,是耳濡目染下的缘起;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则是发自内心的热爱。2003年,谢军谊还是实习生,老师无意的一番话,为他种下了一颗从事眼科学的种子,“他说给眼疾患者做手术,效果很多都是立竿见影的,能给人带来光明。”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清这个美好的世界,谢军谊读研时报了眼科学这一专业。深入了解接触之后,对眼科学的热爱,在他心里愈加生根发芽。研究生毕业后,他也顺利进入佛山一家三甲医院,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并在当地成家立业。
爱尔筹建,毅然回乡
为什么选择回河源?“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前同事都觉得我太疯狂了。”谢军谊坦言,这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他所在的医院,眼科在全省综合医院中比较有名气,自己和妻子都在医疗体制内,无论是生活保障,还是薪资待遇都是非常不错的。回河源工作,是因为一次“心灵的触动”。
一次早上的查房,谢军谊发现了一位熟悉的面孔,患者身边坐着自己小时候的玩伴——阿龙。来不及寒暄,他从阿龙那里了解到,他们是从老家过来的,其母亲青光眼发作了,却被误诊当做“感冒”治了将近一周,后来辗转市里、省城的眼科医院,由于左眼已无光感,且存在心脏问题,带着接诊医生开的介绍信,连夜转到了谢军谊所在的医院。机缘巧合之下,住到他所管的病床。很快,阿龙母亲做了左眼的青光眼手术,右眼也做了预防处理,视力的恢复使得生活便利了很多。
童年玩伴的求医经历,让谢军谊感触很深。他说,在佛山的那些年,经常会碰到一些老乡因为视网膜脱落、眼外伤辗转几个地方做手术的事情。于是他就想,如果有机会,他愿意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技术为家乡的患者服务。
6年前,河源爱尔眼科医院筹建,并向谢军谊抛出“橄榄枝”。在了解到爱尔集团的雄厚实力后,他很认同爱尔“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的初心和使命。几番考量后,尽管大多数人不理解、不支持,他还是毅然回乡,加盟爱尔,并用一句话向劝阻他的人解释:“无论在哪里,只要白大褂穿在身上,我就可以通过技术为患者送去光明!”
妙手仁心,收获口碑
能以一己之长,让更多的人经过自己的治疗,看清多彩缤纷的世界,这便是谢军谊心之所望。实际上,回来河源的这几年,他做到了,很多眼疾患者经他手术恢复了光明。
河源爱尔眼科医院刚开业不久,谢军谊接诊了一位低保患者,幼时患病,左眼失明,右眼有大片白斑,且患有白内障,几乎看不清任何物体。由于病情复杂,在多家医院辗转几次后,患者来到了爱尔眼科医院。为了帮助患者复明,谢军谊先是联系残联申请慈善手术资助,随后为其进行白内障手术。“他是独眼患者,角膜薄到接近穿孔了,手术容不得丝毫差错。”谢军谊回忆,当时也是两难,万一手术不成功,将会把他和他的家人推入更艰难的境地,不做又难以面对自己的良心,最后还是顶着压力做了手术,好在效果还不错,为一个困难的家庭带去了希望的曙光。
“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所有爱尔人一直以来的信念。一位从广西嫁到河源的阿婆,两眼均患有白内障,视力只有光感,生活不能自理。因为一些原因,她无法享受医保等待遇,谢军谊从媒体获知此事后,马上联系到该患者,并号召全院干部职工捐款给她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对此,患者的孙女表示,奶奶的眼睛问题,是他们全家人的心病,爱尔眼科医院给他们全家带来了希望。
“医者仁心是初心,更是使命。”谢军谊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源城区的人大代表,他还主持、牵头成立了“眼健康服务”专业工作室,定期开展公益性眼健康服务,组织开展科普直播,为区内重点群体提供医疗服务,不断丰富“人民代表服务人民”的时代内涵。
让患者看得清,
还要看得舒适
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新型人工晶体的问世,使白内障手术进入“全新屈光时代”。谢军谊的研究生课题正好是屈光手术方向的。为此,他开展各类矫正手术,包括全飞秒SMILE、半飞秒FS-LASIK以及ICL、TICL等,他在手术设计方面尤其重视结合患者的检查结果与工作、生活习惯,给予个性化的设计,为近视患者提供更清晰、更舒适的视觉质量。
白内障也是谢军谊的主攻方向之一。让白内障手术患者实现看得清、看得舒服、看得持久也是他的手术目标。从医十几年来,谢军谊共完成接近2万例白内障手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患者的双眼重新闪烁光芒。
每天读书1至2个小时,是谢军谊工作之余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医学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想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并且将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创新,读书是让自己不掉队的最好方法。”谢军谊说,这些年来,他基本保持两三个月看一本专著的速度。同时,主持参与多个科研立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10多篇。
谈及河源爱尔眼科医院的发展,谢军谊信心满满:爱尔是一家上市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机构,还有一批眼科专家,不仅能提供技术指导,还会通过一定的考核体系对每位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跟踪,这对年轻医生、患者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河源爱尔将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眼症、眼底病等方向,继续致力于为河源市民提供高质量的专业眼科诊疗服务,让更多人享受到眼健康的成果,用“爱尔”温暖传递健康光明。
■文:本报记者 彭冲
通讯员 谢碧光
■图:本报记者 邓金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