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扇子、瓷枕头、冰窖……古代文人避暑有妙招

2022-07-21 09:46:59 来源:

为了缓解闷热,现代人可以依靠风扇、空调等现代电器进行避暑,古代在没有电力以及这些电器的情况下,文人墨客又是如何避暑的呢?

法宝一:扇子纳凉。古代百姓最主要的纳凉神器便是扇子,扇子多由竹子编制,称之为“摇风”,又称之为“凉友”。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使用绢帛制成的扇子,相比竹制的扇子摇动起来更加轻便。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文人墨客,他们则表现得更有情趣一些,会在扇面上写下诗词,并绘以山水。经过特殊工艺制作的扇面,在良好的保存环境下可以数百年不受侵蚀。因此,现在我们在很多博物馆里都能看到明清时期留存下的扇面。

法宝二:瓷枕头解暑。采用瓷枕头解暑,也是古人纳凉的一种方式。瓷枕头,顾名思义就是烧制而成的枕型陶瓷,其表面是釉,耐高温,比热容高,脑袋枕在上面不容易发热,散热还快,因此是乘凉的佳品。古代的文人墨客,除了使用瓷枕头外,还会使用石枕头、玉枕头,正所谓“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李清照便用玉石枕头来纳凉。玉石相对于瓷枕,密度更高,湿度更低,冷而不冰,凉而不寒,还可促进深度睡眠。

法宝三:冰窖和冰室。冰窖,顾名思义就是在家中设置用于储冰的地窖。前一年冬天将冰块置于其中,第二年夏天便可进去纳凉、饮冰。早在先秦时期,在贵族中流行的夏房叫做窟室,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地下室的房间。由于窟室建造在避开日照的地下,内部阴凉,所以夏天一些重要的餐饮宴会都会在窟室内举行。郑国大夫良霄就经常在自家的窟室里饮酒作乐、通宵达旦。

(彭冲)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