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低钠盐、无碘盐、加碘盐有什么区别?

2022-05-26 10:20:13 来源:

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

低钠盐、无碘盐、加碘盐有什么区别?人们如何科学健康用盐?在普通食用盐中,按照主要成分差别来分,有低钠盐、加碘盐、无碘盐三类。其中,低钠盐是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含量约30%)而制成。从减少盐摄入量的角度来讲,低钠盐较适合大众,但肾病患者不能吃。人的血管具有通透性,钠就像海绵,如果钠摄入多了,会把水分吸收进入造成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给血管增加压力,长期如此,血管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导致高血压。因此,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将普通盐换为低钠盐。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肾脏病人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现障碍(例如尿毒症)的患者,不可以吃低钠盐,较多的钾不能有效排出体外,堆积在体内会造成高血钾,容易造成心律不齐、心衰竭的危险。

碘缺乏地区,建议使用加碘盐。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盐多为加碘盐,之所以在食盐中添加碘,是因为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1996年起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时至今日,按照中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一般人群碘推荐摄入量为120微克/天。每天摄入5克食盐,烹调损失按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微克,加上饮水和食物中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的需碘量。所以,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群,平时海产品摄入比较多,可以无需选择加碘食盐。但如果平时海产品摄入不足,或是碘缺乏地区,则建议使用加碘盐。

无碘盐指的是食用盐中不再额外添加碘化钾,一般在包装上可以找到“未加碘”这样的关键字眼。大部分人不适合吃无碘盐,沿海地区海产品丰富,并不缺碘,可适量食用无碘盐。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因治疗需要,遵医嘱食用无碘盐。 (来源:科普中国网 整理:彭冲)

    数字报
    Top